三江口大桥上部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编制依据1、《施工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和各种技术资料。2、国家和公路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质量、安全技术规程,现行的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3、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和调查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4、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编制原则严格遵循《施工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达到设计文件的标准,充分体现业主的要求。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书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地考虑了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及气候情况,合理组织人员、设备、物资进场,科学组织施工。成立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就近调集本单位优秀的专业施工队伍和精良的施工机械设备,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建好桥梁建设。严格按照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和项目法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本标段工程优质、高效、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干好一项工程,造福一方人民的宗旨。积极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充分发挥和利用上场机械设备的效能,努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结构简况、技术标准三江口大桥1、工程规模三江口大桥主桥采用68+108+68m三跨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梁跨枫桥江及两侧大堤,通航净空为80×5m,主桥东、×,引桥采用25m组合小箱梁结构,预制安装。2、技术标准(1)、设计汽车荷载:公路-I级;(2)、设计车速:80km/h;(3)、桥面宽度:++(防撞墙),++(防撞墙),;(4)、桥面纵坡:%;桥面横坡:由桥中心线向两侧各设2%横坡;(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VI度;(6)、航道等级:V级,通航净空80×5m(7)、最高通航水位:(8)、高程及坐标体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1954北京坐标系统。3、桥型与桥跨布置三江口大桥分北引桥、主桥、南引桥三部分,包括桥台耳墙在内,,桥梁起点桩号K36+,终点桩号K36+。桥跨中心线与航道中心线夹角120°。、主桥跨径布置主桥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68+108+68m,竖曲线半径7000m。、引桥跨径布置北引桥采用左幅:5×25+5×25,右幅:5×25+(4×25+);南引桥采用左幅:(+3×25)+4×25,右幅:4×25+4×25。4、主桥上部结构上部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断面,C50混凝土现浇,采用双向预应力,,,,变截面箱梁高度及底板厚度按二次抛物线变化;,;顶板厚度30cm;悬臂板端部厚20cm,;底板厚度自跨中至连续墩从28cm渐变为80cm,。5、引桥上部结构南、北引桥上部结构采用25m预应力组合小箱梁,多箱单独预制,简支安装,现浇湿接头形成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在支点和跨中处设置横隔板。6、、栏杆主、引桥外侧设置组合式墙式护栏,,内侧设置波形梁护栏,。、支座主桥主墩采用GPZ(II)25GD(DX/SX)型盆式支座,过渡墩采用GPZ(II)5DX(SX)型盆式支座;引桥组合箱梁采用GYZF4250×65四氟板式橡胶支座与GYZ350×66板式橡胶支座。、伸缩缝主桥采用D240型伸缩缝。引桥及桥台背墙处桥面设置D160/D80型伸缩缝。、桥面铺装桥面铺装采用8cm厚C50砼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在桥面现浇层上涂防水材料,防水材料采用乳化沥青。自然特征拟建桥位位于诸暨市店口镇,呈南北走向,跨越枫桥江,桥位区河宽约100米,水面宽约80米。桥位区地貌类型冲击平原,原始地形较平坦,受人工改造影响稍有起伏,~。桥位区地表水体为钱塘江水,水深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电力、通讯本区域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供生活和工程之用。沿线电力供应情况良好,电力供应充足。第三章施工安排及说明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部署施工组织机构配置(1)为保证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单位将按照职能明确、精干实效、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的原则组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项目法全面负责本工程的组织实
三江口大桥上部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