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的历史
中国的火车
柴油机车东风型、东方红型、北京型、东方红2型、东方红3型、东方红4型、东方红5型、东方红6型、东方红7型、东方红21型、东风2型、东风4型、东风4B型、东风4C型、东风4D型、东风4E型、东风5型、东风5B型、东风6型、东风7型、东风7B型、东风7C型、东风8型、东风8B型、东风8BJ型、东风9型、东风10D型、东风10F型、东风11型、东风12型
目录(1)
东风型
东风型柴油机车,原称巨龙型、ND型,是中国铁路使用的一种干线货运用柴油机车,也是中国第一代电传动柴油机车的代表车型。东风型机车由大连机车车辆厂于1958年试制、1964年投入批量生产,1972年开发出客运型机车,定名为东风3型。大连机车车辆厂、戚墅堰机车车辆厂、成都机车车辆厂、大同机车厂均曾经生产东风型、东风3型机车,总产量超过930台。
类型柴油机车原产国 中国生产大连机车车辆厂戚墅堰机车车辆厂成都机车车辆厂大同机车厂型号1958年—1974年机车编号1201~1830、2001~2094、0001~0226产量货运型706台、客运型226台主要用户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别称“老东风”技术数据UIC轴式Co'Co'轨距1,435毫米轮径1,050毫米轴重21吨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米机车长度16,685毫米(车底架长)机车宽度3,335毫米机车高度4,775毫米燃料储备量6,400升水储备量1,000公斤传动方式直—直流电发动机10L207E型柴油机发动机功率1,325千瓦发电机ZQFR-1350汽缸数量10缸径×冲程207×254毫米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时(货运型)120公里/小时(客运型)持续速度18公里/小时(货运型)23公里/小时(客运型)牵引功率1,050千瓦牵引力最大302kN、持续190kN(货运型)最大230kN、持续150kN(客运型)
东方红1型
东方红1型柴油机车,原称卫星型、NY1型,是中国铁路使用的柴油机车车型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代液力传动柴油机车的代表车型。卫星型机车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于1959年试制成功,经过大量试验和改进后,于1966年定型为东方红1型并投入批量生产,至1972年停产累计生产106台,曾经是京山铁路、沈山铁路的主力客运机车。
类型柴油机车原产国 中国生产四方机车车辆厂机车编号4201~4306生产年份1959年—1972年产量106台主要用户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技术数据UIC轴式B-B轨距1,435毫米轮径1050毫米轴重21吨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米机车长度16,550毫米机车宽度3,106毫米机车高度4,516毫米整备重量84吨传动方式液力传动传动装置SF3010-1发动机12V175Z、12V180Z型柴油机12V175ZL型柴油机发动机功率910/1050马力转速(RPM)1500 rpm汽缸数量12最高速度140/120公里/小时持续速度20公里/小时牵引功率1,060千瓦/ 1,220千瓦牵引力250 kN / 270 kN (最大)140 kN / 163 kN (持续)列车制动空气制动
北京型
北京型柴油机车是中国铁路使用的柴油机车车型之一,也是中国铁路史上最成功的液力传动柴油机车车型之一。1970年,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成功试制了一台6000马力北京型货运柴油机车,1971年又研制了3000马力北京型客运柴油机车,其后经过大量试验和多次改进,于1975年定型并开始批量生产,此后又开发出同系列的北京型口岸机车和专运机车等。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期间北京型客运机车曾经是华北、华中地区的主力客运机车,踪影遍及京广、京沪、陇海、京包、京山、京原铁路等众多铁路干线。至1990年停产时,各种北京型机车累计生产了374台。
类型柴油机车原产国 中国生产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机车编号参看生产年份1970年—1991年产量374台主要用户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技术数据(参看)UIC轴式B-B轨距1,435毫米/1,524毫米轴重23吨传动方式液力传动发动机12V240ZJ最高速度90~120公里/小时
东方红2型
东方红2型柴油机车是中国铁路使用的柴油机车车型之一,为中国第二代液力传动柴油机车,适用于调车和小运转用途,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于1971年试制成功,1973年转交资阳内燃机车厂生产和改进[1]。
类型柴油机车原产国 中国生产四方机车车辆厂、资阳机车车辆厂机车编号0001~0050生产年份1971年—1975年产量50台主要用户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技术数据UIC轴式B-B轨距1,435毫米轮径1050毫米轴重15吨机车长度13,076毫米机车宽度3,179米机车高度4,185毫米整备重量60吨传动方式液力传动传动装置SF2010-2发动
火车-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