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说内容(一)说专业。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材料: 1、专业背景(为什么办专业); 2、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什么人); 3、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人); 4、课程体系建设(用什么培养人); 5、实施保障: (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由谁来培养人); (2)专业教学环境和条件(在什么环境下培养人); (3)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制度环境建设); (4)自主学习环境(网络课程、图书馆、阅览室等); 6、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7、专业特色与创新; 8、社会服务情况。(二)说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材料: 1、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2、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 3、专业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 4、课程体系结构; 5、教学实施保障: (1)教学团队; (2)校内外实践基地; (3)教学方法及手段; (4)教学质量考核标准; 6、特色与创新; 7、专业的“十二•五”建设规划: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要求,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及精品课程建设等。(三)说课程。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材料: 1、说课程要与专业建设顶层设计相衔接,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及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从哪里来); 2、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什么开设); 3、教学内容(教什么); 4、教学方法与手段(怎么教); 5、教学保障条件: (1)教学团队(谁来教); (2)实践条件(课程的硬件条件); (3)教学资源(课程实施所需的相关资源); 6、教学效果(教的效果); 7、教学实施过程(设计一个教学单元的实施过程); 8、课程特色及创新;“说课程”评审标准指 标评审标准分值得分课程定位明确课程与专业的关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到位。明确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同时,能够体现出对学生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及学生对该课程的了解状况等方面的分析和把握。15 课程能力目标课程的能力目标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准,能够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准确描述本课程的能力目标,不是抽象的概念描述。10 教学内容设计内容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内容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来展开。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项目。教学内容赋予的项目载体具有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趣味性、挑战性。15 教学方法与手段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基于一定的学情分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10 教学保障条件教学团队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配置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基本实现实践技能课由兼职教师或双师素质教师担任。5 实践条件具有相应的实践实训条件,能够保证本课程实践实训需要,建立了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本课程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5 教学资源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教材、参考资料、网络资源、教案、课件、习题库以及学生所用各种文案资料等。5 教学评价评价考核方式合理、灵活、恰当
三说工程细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