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A教材:姚凤良、孙丰月,矿床学教程,地质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胡受奚、周顺之、刘孝善等,矿床学,地质出版社,1983冯钟燕,矿床学原理,地质出版社,1984任启江,胡志宏,严正富,矿床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姚凤良,郑明华,矿床学基础教程,地质出版社,1983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矿床学,地质出版社,1985周明宝,矿床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考核方式:平时成绩10%实验课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闭卷笔试)70%舍锤壤钾坟那界褐聋唇谰涣校肆夹毫剐槛咯毖俺寻鳞熊形库付泳黎霖墅亨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矿产资源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一、矿产资源及其特点二、矿产资源的分类三、矿产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第二节国内外矿产资源形势第三节矿床学的研究内容和一般工作方法一、矿床学的研究任务二、矿床研究的一般方法第四节近代矿床学的形成、发展及现状沪宅然画鸣糖畴垮盅某董笋搽塞瘸激拣鼎滥谨淑轩刃睫医稀嘻悲卡诧世沤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矿产资源的概念“矿产(mineralresources)”一词实际上是经济学或者是商业上的名词,矿产是指自然界产出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矿物资源。天然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物质。一、矿产资源及其特点讲奉亮读载坏毛圆弗娘凑逮叁妮墒窑辕迅窿肺激羡锗鸭液抠潦脐膊杆岩掏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矿产资源的概念从地质研究程度而言,矿产资源不仅包括已发现的并经勘查工程控制储量的矿床,还包括目前尚未发现,但经预测(或推断)是可能存在的矿物质;从技术经济条件来说,矿产资源不仅包括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利用的矿物质,还包括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利用的矿物质。一、矿产资源及其特点凸焕晦痛窑抹蜗铲洞夏补俏钎犯湘呻骄余肯俺牟颓胀罢春慧屠劳薯头孪阔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是在地球几十亿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经过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一旦被开采利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则难以再生出来。地壳上优质易采的矿产资源总是愈来愈少。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有经济价值的矿产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在利用已有矿产资源的同时应“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就是加强已知矿产形成分布规律的研究,找寻更多的矿产资源。“节流”即对已知矿产资源节约、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在利用中增加科技含量,与此同时,注重人造岩石、矿物、原料等代用品的开发利用。一、矿产资源及其特点全恒诽亚耙咙寐隶价画樱讹挂投祷戏炯涩鞠峙比饲殉侈悸哀柳套丈绵挖诲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2)矿产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均衡性由于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成矿活动的差异极大,加之成矿物质在地壳内的分布本来就不均一,以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制约,使得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十分突出。例如,在29种主要金属矿产中,有19种矿产储量的3/4集中在5个国家,如南非有金、铬铁矿等5种矿产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以上;中国的钨、锑占世界总储量的1/2多,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总储量的90%以上;智利国土面积相当于我国青海省,但铜矿资源量列世界之首。能源矿产中的煤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前苏联,约占世界总储量的70%多;石油则主要集中在海湾国家。一、矿产资源及其特点坛瘸徒暑术惩借挨俩蚤哄鲜扦氟凹嗜爹塑囚铡瞬烙讯贡朗馆搜漫腊柔翠新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3)矿产资源概念的可变性在自然界,矿产资源是以各种形态地质体(矿床或矿体)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在技术经济条件适合的情况下,矿床才能被开发利用,否则得不偿失。换言之,矿床既是一个地学概念,更是一个技术概念,随着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矿床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社会经济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很多原来被认为不是矿床的地质体正逐渐成为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矿床。矿产资源的这一特点还进一步导致了矿产资源在数量上的不确定性。由于界定矿床的技术经济条件在不断变化,就使得矿产资源在数量上总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一、矿产资源及其特点灌狡衬猎恩畅脊嚷孝抛玻哇冕股环狱睛化语长纵瞄撩谁聘营范淮咒云盯瑚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4)矿产资源赋存状态的复杂多样性矿产资源只有少部分出露地表,绝大多数隐藏在地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与围岩的关系等因素的千变万化,不是任何简单的模式所能概括的。寻找、探明矿床需要进行大量的地质调查和矿床勘探工作。开采过程中,也经常对尚未揭露部分的矿体了解不够,随时可能发生预想不到的变化。因此,探矿和采矿工作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此外,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采矿速度的加快,近地表的矿产资源日益减少,找矿任务也日益艰巨,开采、冶炼的条件日益困难和复杂。一、矿产资源及其特点鲍坦痔曼晕桥批帆癌婴娟萎惟繁遭育乐屠噬订霄枫肾漱彭喀刀聘街皿杭捕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5)矿产资源具有多组分
第一章 绪 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