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野外工作手册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本手册由海南省地质调查院区调队集体编著而成,供本队开展1∶25万琼海县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野外工作参考使用。该守则的取材以现代地质理论和有关区调规范、指南、图标为基础,结合工作区的客观实际,并参考了前人所编的有关工作守则,力求做到简明扼要、实用。各章节分工如下:第一章龙文,第三章陈沐龙、第四章莫位明,第五章李孙雄,第六章庄有光,第七章李孙雄、陈沐龙,第八章陈沐龙,最后由陈沐龙统编定稿。李北光、曾雁玲打字,连明清绘图例、符号。由于编者经验不足,定有错漏不切之处,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目录第一章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一、沉积岩分类及结构构造 3(一)沉积岩分类 3(二)常用术语 3(三)沉积构造 4二、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6(一)陆源碎屑岩 6(二)碳酸盐岩 10(三)硅质岩的野外调查 11(四)煤和油页岩的野外调查 11(五)岩相组合调查 11(六)沉积构造的野外观察 12(七)古流向测定 12(八)第四纪沉积物的野外调查 12三、化石野外工作的基本要求 14(一)大化石的野外观察描述(表11) 15(二)孢粉采样注意事项 15四、层序地层的野外调查 15(一)基本层序的野外调查 15(二)层序地层格架的野外调查 16五、地层接触关系野外调查 19(一)不整合 19(二)整合 20第二章侵入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21一、侵入岩分类 21二、侵入岩野外观察及描述要点 22第三章火山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25一、火山岩分类 25(一)火山熔岩类 25二、火山岩有关概念及特征 25(一)喷发类型及喷发相 25(二)喷发旋回及喷发韵律 25三、火山岩野外调查观察要点 26(一)火山熔岩 26(二)潜火山岩类 28(三)火山碎屑岩 28(四)野外观察记录要点 29第四章变质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1一、区域变质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1(一)区域变质岩分类 31(二)区域变质岩命名一般原则 31(三)观察要点 34二、接触变质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4(一)接触变质岩分类 34(二)接触变质岩观察及描述要点 35三、气-液蚀变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7(一)气-液变质岩分类 37(二)气-液蚀变岩野外观察及描述要点 37四、混合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40(一)混合岩分类 40(二)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40第五章构造地质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41一、褶皱调查 41(一)褶皱的分类和描述 41(二)褶皱的调查内容及要求 42二、断层调查 43(一)断层分类和有关术语 43(二)断层调查方法及内容 44(三)断层岩分类 45三、节理、劈理和线理调查 45(一)节理调查 45(二)劈理调查 48(三)线理调查 48四、构造变形相与变形相序列 49第六章区域矿产调查基本要求 49一、收集区内已知的矿产信息 50二、野外找矿标志的识别、观察和记录 50第七章野外记录资料整理及样品采集工作要求 52一、野外记录 52(一)路线地质填图描述格式及要求 52(二)剖面编号和记录要求 53二、野外手图及野外总图 54三、资料整理工作 54四、样品采集要求 55(一)总体原则 55(二)各类样品采集要求 56五、质量检查 57六、资料汇交及资料管理 57第八章安全工作基本知识与制度 57一、野外安全工作基本知识 58(一)测区自然条件 58(二)野外安全工作基本知识 58二、安全生产措施 602第一章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一、沉积岩分类及结构构造(一)沉积岩分类沉积岩野外分类主要是根据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成因等进行划分的,详细划分见表1。表1沉积岩基本类型的划分火山-沉积碎屑岩陆源沉积岩内源沉积岩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沉积碎屑岩陆源碎屑岩泥质岩蒸发岩非蒸发岩可燃有机岩见GB/(粘土岩)页岩(粘土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煤(见GB6750)注:石灰岩和白云岩有多种成因,可包括蒸发岩和非蒸发岩二种类型(二)(源)碎屑:盆地内弱固结的沉积物经水流剥蚀作用形成的破碎物质。: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生物作用及流水作用形成的粒状集合体,在盆地内就地沉积或经短距离搬运再沉积的内碎屑、生物屑、鲕粒、团粒、团块等的总称。: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可分为四级。棱角状:颗粒具尖锐的棱角。次棱角状:棱角有磨蚀但仍然清楚可见。次圆状:棱角有显著的磨损,但原始轮廓还清楚可见。圆状:棱角全被磨损消失,棱线的外突呈弧形,原始轮廓均已消失。:碎屑岩中与砂、,包括细粉砂和泥质。: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内源沉积岩中与粒屑同时沉积的充填于粒屑之间的化学、
地质野外工作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