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吓唬”让孩子听话对于哭闹、不听话的孩子,很多妈妈都有一个比较好用的杀手锏,那就是:吓唬孩子。“你再哭,大灰狼听见了就会来吃你!”“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来把你抓走!”“你再不乖,妈妈就不要你了。”对于家长来说,教育孩子有时候确实是一件劳心劳神的事。有时候孩子淘气、不听话确实会令家长很无奈。于是,“吓唬”成了家长惯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一般来说,家长主要从四个方面“吓唬”孩子。一、用大灰狼、大老虎、鬼、妖怪等恐怖的形象“吓唬”孩子。如晚上孩子不肯睡觉,妈妈就会对孩子说:“快闭眼,不然大灰狼来吃了你,”孩子吓得闭上了眼睛;天黑了,孩子要出去玩,妈妈就会对孩子说:“别出去,外面有妖怪,妖怪都是晚上出来活动!”孩子害怕,不敢出去了;二、用“警察”、“老师”、“医生”等一些具有权威而严厉的角色来“吓唬”孩子。如孩子爱哭,爸爸就说:“再哭,医生就来给你打针!”孩子由于怕医生打针而止住了哭声;三、用一些恶性事件的结果来“吓唬”孩子,比如说被车撞死、被火烧死、被淹死、被电死等等。如孩子调皮玩弄插销,妈妈就会说:“别动,会被电死的!”孩子怕死,就缩回了手;四、用情感上的冷漠来“吓唬”孩子,比如“妈妈不要你了”、“妈妈不喜欢你了”、“妈妈把你扔到没有人的地方去”等等。家长用可怕的事物或制造恐怖的气氛“吓唬”孩子有时比说服还奏效,真能把孩子“镇住”。但是,这种做法虽然暂时达到了家长的目的,它带来的不良后果却也不容忽视。被“吓唬”的孩子大致有以下几种结果:第一、孩子会觉得害怕,并且特别害怕父母描述的那种可怕的事物,有时候夜里会做噩梦,出现异常的恐惧感。第二、孩子变得很胆小,喜欢跟随着大人,希望大人来保护自己。第三、在与其他孩子交往的过程中,被父母“吓唬”的孩子会模仿自己父母的语气来“吓唬”其他的孩子。第四、有些孩子不仅不会被吓到,还会更加肆无忌惮,更加不听话。“吓唬”造成孩子的恐惧和焦虑镜头1:2岁的圆圆有时候不听话,做医生的妈妈就用细菌、病毒“吓唬”她。圆圆吃东西前没有洗手,妈妈就给她讲手上有多少多少细菌,如果吃下这些细菌会得肠炎、痢疾,多么可怕;圆圆去摸邻居家的小狗,妈妈就给她讲狗身上都有狂犬病毒,得了狂犬病没药可治,必死无疑等等。渐渐的,活泼可爱的圆圆变了,夜里经常做噩梦惊醒,有时尖叫,有时嘴里喊着:“妈妈救我,细菌吃我!”见到小猫小狗等小动物,不仅再也不敢亲近它们,而且一见到它们就紧张得全身发抖、出冷汗。分析: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够完善,常“吓唬”会增加幼儿的精神压力和恐惧心理,会导致孩子睡眠不安,害怕黑暗,不敢单独睡觉,甚至从睡梦中惊醒,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若孩子经常被恐惧感占住心灵,精神就容易受创伤,发展下去,还可能会引起口吃、遗尿、失眠、智力发育迟缓,甚至患神经官能症,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这种以孩子产生恐惧为代价的做法,很容易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可能到成年后都难以去除。所以圆圆的家长可以试着用“夸奖”等方法让其讲卫生,不要轻易再提“细菌”、“病毒”之类的东西,过一段时间,孩子自己就会忘记了。“吓唬”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障碍镜头2:6岁的童童的从小就非常调皮,常常跟家长对着干。一次吃饭的时候,她怎么也不安分。妈妈就“吓唬”她说:“你再不吃饭,小心饭里掉进壁虎屎!壁虎屎有毒,没有颜色看不出来,吃了眼睛就瞎了!”童童听了害怕了
别用“吓唬”让孩子听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