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国玉米收割机的发展历程.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国玉米收割机的发展历程玉米作为我国第二大农作物,与之相对应的我国玉米收割机发展十分迟滞。本文的出发点正鉴于此,以现有的玉米收割机为什么不能适应中国的玉米种植农艺为出发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前悬挂式玉米收割机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使改进后的机型能够让农机与农艺得到最大限度的结合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玉米种植特点与欧美等农业机械化技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玉米种植有以下几个特点:(1)玉米种植地块小;(2)玉米种植行距不统一;(3)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较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相继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机型,如美国Case公司的联合收获机换装玉米割台,一次作业可完成玉米摘穗、果穗脱粒和玉米粒清选作业。由于在我国北方大部分玉米产区尤其是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种植区,玉米收获时其籽粒含水率高达35%以上,若采用直接脱粒方式收获,籽粒破碎率十分严重。据一九八零年九月在河北省栾城县万亩试验站测定,美国Case公司研发生产的1440型联合收获机换装玉米割台后收获玉米时,籽粒破碎率的平均值为14%,最高值可达到30%,总损失率达到20%。而且这种直接脱粒的收获方式也不利于玉米后熟,因而导致产量的降低。因此这种类型的机具并不适应在我国两茬轮作种植区换水率很高的玉米的收获作业。同期我国还引进了前苏联的KCKY—6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是现在乌克兰赫尔松康拜因联合收获机制造公司研发生产的。这种联合收获机可以进行摘穗——青贮联合作业,实现穗茎兼收。它采用对行作业,设计收获行距为700mm,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玉米种植行距杂乱无章,没有同意的标准,因此就制约了这种机具的大范围使用;它的玉米茎杆切割方式为无支撑切割,使得售货机作业后的留茬高度高且参差不齐,而且由于喂入杂乱造成切碎后的茎秆长短不一,切碎后的饲料斜茬率高,切段长度达40~120mm,使得留茬能作为饲料的利用率很低,用户使用后很不满意。,机体十分庞大,价格非常昂贵,并不适应我。而约翰·迪尔新世纪7000系列自走式青贮收获机是一种能进行穗茎一起切碎的专用的青贮收获机,工作行走速度快,收割作业效率高,工作能源消耗少,机械自动化水平高,但是它仅仅只能进行青贮但不能进行摘除果穗作业,并且由于机具价格昂贵,令我国广大的农村购买者望而却步,因此这些机型也不适合我国玉米的机械自动化收获。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玉米收获机正处于开发、试验和示范阶段,少数企业的玉米收获机也仅为小批量小规模生产中。在未来5年内还主要是发展功能单一、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易维修的玉米收获机,机型主要以背负式和中小型自走式机为主。功能单一的摘穗还田机也将会有一定市场。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几乎还没有形成定型产品。第二次的玉米收获机研发高潮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共有接近50家大小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其中,研究开发的重点是解决高湿玉米(籽粒含水率高达35%以上)在收获过程中的籽粒破损率高的收获问题,针对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经营规模,研制成功了60多种机型。到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玉米收获机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单从技术开发层面上说,当时我国自主研发的玉米收获机已经达到或接近外。但是对我国农村玉米种植小规模经营状况(地块小、玉

我国玉米收割机的发展历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