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一章 文学思与运动(一).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第一节文学革命第二节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第三节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第四节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一、文学革命的发生的历史积淀与时代动力1、晚清的文学改良运动:时间:戊戌变法前后。倡导者:维新派的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黄遵宪第一节文学革命主要内容: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白话文运动。目的为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的要求。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意义:冲击了传统的文学观念与形式,为文学革命提供了文学变革的态势和思想资源。2、清末民初,维新派译介西方文化知识与文学作品,打破了中国思想界和文学界的自我封闭状态;为中国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养分,为中国文学提供全新的参照系。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及他的文学翻译民国元年(1911)商务印书馆出版3、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时代契机与动力(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2)新文化运动的产生:(3)新文化运动的性质:(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由知识分子发动的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新青年》部分编辑及撰稿人二、文学革命的发生和发展1、文学革命的发生: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2月发表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刘半农、钱玄同的双簧信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2、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抵抗与反对:(1)    林纾的反驳(2)       与甲寅派的论争(3)   与学衡派的论辩

第一章 文学思与运动(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40122949
  • 文件大小2.46 MB
  • 时间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