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明朝帝系
仁宗(洪熙)
1425
太祖(洪武)
1368—1398
惠宗(建文)
1399—1402
成祖(永乐)
1403—1424
宣宗(宣德)
1426—1435
英宗(正统、天顺)
1436—1449
1457—1464
代宗(景泰)
1450—1456
宪宗(成化)
1465—1487
孝宗(弘治)
1488—1505
南明: 1661年最后结束
武宗(正德)
1506—1521
世宗(嘉靖)
1522—1566
穆宗(隆庆)
1567—1572
神宗(万历)
1573—1619
光宗(泰昌)
1620
熹宗(天启)
1621—1627
思宗(崇祯)
1628—1644
一、明初的经济与政治
(一)、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
1、朱元璋的身世
2、翦灭群雄
3、北伐中原与元朝灭亡
方国珍:至正八年(1348)黄岩起义
刘福通:至正十一年(1351)颍州起义
芝麻李(二):至正十一年(1351)起徐州
徐寿辉:至正十一年(1351)起蕲州
陈友谅:至正二十年(1360)弑徐寿辉称帝
明玉珍:亦寿辉将,据蜀
郭子兴:至正十二年(1352)起濠州
张士诚:至正十三年(1353)起于泰州
(二)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措施
(1)赋役黄册:洪武十四年(1381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粮多之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在城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里编为册,册首总为一图。鳏寡孤独不任役者,附一甲后为畸零;僧道给度牒,有田者编册如民科,无田者亦为畸零。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册凡四,一上户部,其三则布政司、府、县各存一焉。上户部者册面黄纸,故谓之黄册,年终进呈。
(2)鱼鳞图册
洪武二十年,命国子生武淳等分行全国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
粮长制
以鱼鳞图册为经,凡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凡赋役之法定焉,始无产去税存之患。
(3)鼓励垦荒,劝课农桑,重本抑末
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麻亩征八两,木棉亩四两。栽桑以四年起科。不种桑,出绢一匹。不种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
(4) 大兴水利
明初恢复经济措施的推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2、表现
(1)耕地明显增长,粮食、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增加。
(2)手工业方面,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手工业制作工艺在质量上超过前代水平。
(3)商业方面,出现了南京、北京、苏杭等大商业城市。
(三)军事制度的改革
1、卫所制
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盖得唐府兵遗意。
《明史·兵志》
简明通识明史{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