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制造的杀手-------雾霾英语中,雾霾一词是“Smog”,由烟(somke)和雾(fog)组合而成。这个词产生的背景是,在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西方工业化高速发展期的后半段,工业废气、家庭燃煤烟尘再加上开始增加的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形成灰黄色烟雾,从而毒雾事件频发:从上世纪30年代的比利时、美国圣路易斯毒雾事件,再到1952年冬天震惊世界的伦敦“大雾霾”造成上万人死亡事件,以及美国洛杉矶、德国鲁尔区“大毒雾”……雾霾对民众的生活、生产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影响。然而,这一人类制造的杀手最终会走向何方呢?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关于雾霾天气,。,也称细颗粒物。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细颗粒物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针对北京的雾霾天气,北京市环保局分析表示,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大、。机动车、燃煤、工业污染和扬尘是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20万辆;全市燃煤总量仍保持在2300万吨,汽柴油消费总量达到630万吨;,这些使得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在当前这种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下,能够容纳污染物的大气环境容量急剧压缩减小,使得污染物排放量远超过环境容量,最终造成重污染。从本次严重污染看,,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机动车等污染源排放对本市空气质量的重大影响。因为北京雾霾天气的祸因,恰恰是给北京带来巨大发展动力的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它们所排放的废气以及灰尘占据了整个雾霾成分的75%以上,如果能治理好它们北京的天气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那么有没有这么一种办法,它既能保证不变迁城市的基础工业设施,同时又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标准?这正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雾霾,我们人类有什么有效的措施呢?下面是世界各国成功治理雾霾的经验方法。英国---斗霾持续数百年立法30年见成效!追溯历史,伦敦从14世纪就饱受烟雾困扰。1952年的冬天,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整个城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持续9天的大雾消散之后,。这一事件引发英国社会极度震惊,最终推动治理空气污染法案的出台:1956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清洁空气法”,1956年正式生效。这一法案规定,英格兰首相和地方行政长官以及苏格兰卫生部门负责人对于法案的实施效果负有直接责任。法案规定多项清洁空气的措施,其中包括:从源头上降低空气污染
北京市或周边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