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高考中本专题分数占8—12分,考查形式为选择题,一般为选择题的后两题或后三题(每题4分),较重要。一、地球自转1、自转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说明】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在北极点(90°N)要抬头90°才能看到北极星,在赤道的人平视就可以看到北极星(位于地平线上),北半球多少纬度上的人要看北极星仰角就是多少纬度,如30°N上的人要仰角30°才能看得到北极星。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这个知识点可以通过理解来记忆,不难,考试不会单独考且概率不高,但是要求掌握。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北逆南顺)【说明】如图上蓝色箭号所示,要能够想象在地球是怎么自转的(如果想象不来可以借助地球仪),这样一来在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就很清楚了,自然地理中的很多内容都不用死记硬背的,理解下来就可以记住了,该知识点是比较重要考点,通常用来判断给定半球图的南北半球。3、自转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说明】自转周期可以不用记得很细,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它看作1天(24小时),这样比较方便计算,高考中也不会考得这么细,而且没有必要,课本之所以讲得这么清楚是要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一天并不是我们现在计算的24小时,是不够24小时的,所以我们每天把它算成24小时(一天大约多算了4分钟),四年会多出一天(闰年的2月29日)。4、自转速度:(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角速度处处相等,即15°/小时。【说明】很容易理解的,地球24小时转一圈(通常我们把地球自转周期看作24小时),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点都转了360°,所以每个小时就是360°÷24小时=15°/小时。南北两极因为只有一个点在原地转动把它视为没有转动,所以角速度是0。(2)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说明】也是一样可以用理解来掌握的,赤道周长是4万公里,也就是赤道上的点一天转了4万公里(理解~想象~),那么赤道的线速度就是40000km÷24小时,我们知道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的长度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的(南北两极的长度为0),每条纬线上的点一天中转的路程也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的,时间不变,路程越小速度越小,所以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就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线速度大就是快)。5、昼夜更替(1)昼与夜的形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2)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3)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了解即可)(4)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因此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了解即可)【重要考点——晨昏线】①晨线和昏线的区分: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为昏线(“由昼入夜”——“要晚上啦”——所以是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为晨线(要白天啦~)。例:判断图ABCD中的线分别是晨线还是昏线。(可以自己先思考一下)解答: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晚上(夜半球的范围),白色表示的是白天(昼半球的范围),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所以这四个图中的四条线都是晨昏线。A图中的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所以是晨线(画个由东指向西的箭号就可以判断出来了)。根据这种方法就可以知道B:昏线,C:晨线,D:昏线。②晨昏线的含义:地球上的晨昏线表示的都是一个时刻,晨昏线会随着时间移动,所以不同时刻晨昏线的位置不同,该时刻晨线上的所有点日出,该时刻昏线上的所有点日落(昼半球就是已经日出,夜半球就是已经日落,接近昏线的昼半球表示将要日落)。注意:并不是所有时候所有地方日出、日落时间都是6:00和18:00,二分日(、,实际上的二分二至日会前后移动,,但是只是少数)全球昼夜平分,也就是说,在这天地球上所有地方日出、日落时间都是6:00和18:00。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也就是说,赤道上的所有点无论什么时候日出、日落时间都是6:00和18:00。(原因下面会说)③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将地球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过球心的大圆还有赤道、经线圈,它们都将地球平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注意,经线圈是两条角度互补的、东西经度不同的经线组成的,比如20°W和160°E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过球心的大圆后面会用到)④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⑤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前面已经说过晨昏线是日出和日落的地点,这时候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所以太阳高度角为0。⑥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赤道上
地球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