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科小班化农村教学初探-物理论文初中物理学科小班化农村教学初探 王志松(福建省惠安第四中学,福建惠安362100)摘要:“小班额,大空间”的小班化教育在空间上、形式上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有趣而且高效的学习环境。那么,在小班化物理教学当中,如何利用小班人少之优势,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摸索出一套具有特色的现代教学模式,这才是小班化教育的关键!关键词 :初中小班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效性;评价方式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240-02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与教师沟通、交往,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等。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由于教学资源的倾斜,师资、教学设备、交通便利、生活便利等等,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城镇中学都有着比农村中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原本应就读农村中学的学生千方百计地挤向城镇中学,农村应届就读生源大幅度递减。更为可怕的是优等生源的流失。各城镇中学以多种优惠条件在大范围内争抢优质生源,比如初考成绩前10名不仅有一万奖金,还可在县城任何一所中学就读。城镇中学在巩固优质生源情况下,屡获佳债,纷纷跻身“名校”。农村校的生源紧张已是大势所趋,班级减少,优质生源流失,小班化教学便自然而然地排上了教改议程,这也是新一轮课改的契机。课堂应该是全体师生互动展示的一个平台,农村中学面对学生,绝大部分是中下等生员,学生家教、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均较弱,那么,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利用小班化来让学生爱上学习,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学生分层,优化成员组合陶行知先生提出尊重学生,认识和了解学生,更有助于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弥补只能根据学生生理年龄分班教学的不足。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到学生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师首先要对班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动机、性格、爱好等,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指:天赋聪颖,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优秀,大致可占总生数10℅左右;B层次指:较聪明,基础不够扎实,也能自觉学习,有一定的上进心,意志不够坚定,成绩中等左右,有潜力;C层次指:智力一般,基础不扎实,缺漏较多,接受能力差,没有一定学习目标和追求,学习不得法,有一定学习障碍。然后精心选定学习小组长。小组长应该是学习能力强、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学生。教师对小组长的选定采取选拔和自愿的原则,且尽可能的尊重学生的意愿,增强小组长的自豪感、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自愿”和”教师指定”相结合的方式与小组长互结成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尽可能的维持小组成员水平的平衡。尽量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在分组教学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互相启迪,集思广益,完成教学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再适当调整层次,定期调整小组成员结构和他们的座位。每一学习阶段教师要对各学习小组进行评估,褒优奖先,激励小组之间竞争。二、教学设计环节重点抓在课前可
初中物理学科小班化农村教学初探-物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