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丹阳修真语录.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丹阳修真语录  又曰:薄滋味,所以养气;去嗔怒,所以养性;处污辱卑下,所以养德;守清静,所以养道。名不系于簿籍,心不在于世,此所以出人之彀,与天为徒。又曰:专一学道,人人可得入仙。不同世俗,进取有黜落也。但清静无为,最为上乘省力。又曰:道人要妙,不过养气。夫人汩没于利名,往往消耗其气。学道者别无他事,只在至清至静,颐神养气而已。心液下降,肾气上升至于脾,念绝想,神自灵,丹自结,仙自做。若行不得挟泰山、超北海,非道也。又曰:夫道者,但清静无为,逍遥自在,不染不著。十二时中,但能行彻,必不误尔。又曰:气难住,迅若奔马,惟静可以御之。当先去其外党。若在众人中,如在深山谷里,方是道人。若不到无心田地,难以制御。又曰:守清静恬淡,所以养道;处污辱卑下,所以养德;去嗔怒,灭无明,所以养性;节饮食、薄滋味,所以养气。然后,性定则情忘,形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衰,此自然之理也。又曰:道者行往坐卧,不可须臾不在道。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宁神于太虚,坐则调息于绵绵,卧则沉神于幽谷。久久无有间断,终日如愚。又曰:每日只要头头无事,万缘皆放下,六门不入,少语言,不著一物。十二时中,常要不昧,减省睡眠,一齐放下。虽是六门,只是一个主人。常常无物,便是补也。又曰:初学入道之人,截自今日,已往俗事不挂心,专心致志,如终如一,切莫中路而废之。若有毫末不除,则道不固。已往之事,不可思,未来事不可念。且据日前为见在,便是无事之人。儿女情多,烟霞志少,则非学道者也。又曰:汝等听予言,不可忘内日用、外日用。外日用,大忌见他人过,自夸己德,妒贤忌能,起无明俗念欲心种种之过。内日用,真清真静,不染不著,调气养神,逍遥自在,暗积功行,不求人知,惟望天察。诗曰:大道人情远,无为妙本基,世间无爱物,烦恼不相随。又曰:清静者,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故澄心如澄水,万物自鉴;养气如护婴儿,莫令有损。气透则神灵,神灵则气变,此清静所到也。又曰:无为者,不可思虑、爱念、嗔恚,盖积利害。其间,虽有为而常无为,虽涉事而常无事。何况专一清心静意、养气全神,飘飘然游于逍遥之场,适于无何有之乡也。又曰:人若行有心有为之功,尽是术法;若行无心无为之功,乃无尽清虚也。又曰:酒为乱性之浆,肉为断命之物,直须不吃为上。酒肉犯之,愆犹可恕;若犯色欲,罪不容诛,盖色之害人,甚于狼虎,败人美行,损人善事,亡精灭神,至于损躯,故为道人之大孽也。又曰:大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静为基。若施于心身,节饮食,绝思虑,静坐以调息,安然以养气。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全,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可谓不出户而妙道得矣。自古神仙,不敢跳过澄、湛二字,乃妙言也。经云:澄其心而神自清。修行之人,多言澄心,不识澄心之理。如何是澄心之理?只要一念不生,性体真空,杳然湛然,似天澄虚不别,是真澄心也。无心可澄,是名澄心。且夫灵源妙觉,本来清静,因为万尘污其定水,尘多则水浊,心多则性暗。所以澄心损事,其水自清,其性自明。澄光浅者,动则尘生;澄光深者,纵有风浪动摇,其水不浑。譬喻人之功夫大小。学道,不贵实功实行,不验自己清浊,多将古人言句为用,便说本来无修无正。且道性虽无修无证,尘心日要损消到忘心忘性,方契无修无证。故《道德经》云: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是

丹阳修真语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