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曾国藩
组长:罗启龙组员:张波、龚东晖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手迹
一拒王闿运暗示怂恿
王闿运(1833年—1916年,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壬父,号湘绮,室名湘绮楼。湖南湘潭人,出生于长沙。清咸丰举人。太平天国革命期间,曾应聘在肃顺家教读。继入曾国藩幕。)
一天,王闿运去拜访曾国藩,对文学艺术,曾国藩深有研究,于是就把自己推崇韩愈、欧阳修等告诉王闿运,并虚心向他请教。王闿运却奉劝曾国藩不要学韩愈、欧阳修,劝他改学曹操、诸葛亮等人的诗文。曾国藩起初以为谈论学问,漫漫地,他终于听出王闿运的弦外之音:原来这小子有“佐人问鼎时政,逐鹿中原”的想法,他是在怂恿自己学诸葛亮曹操拥兵割据,先跟洪秀全联手,然后逐渐夺取天下。但他又不想把话点破,而授人以柄,便想暗示告诫一下这个“狂徒”,于是,他边听边在纸上写着。过了一会儿,他说要上厕去了。好奇的王闿运走到桌前一看,只见曾国藩在纸上写的全是“谬”字。王闿运明白,曾天国,效忠朝廷的忠心,而无割据称王的野心。
二拒众将对联试探
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湘军攻取安庆后,曾国藩提出以写对联的方式祝贺。胡林翼、左宗棠、李元度、张裕钊等人出于“反满复汉”的目的,想拥戴曾国藩当皇帝。李元度第一个呈上一联:
将相无种,帝王有真。
曾国藩看后知其用意,当面撕毁,还严斥了李元度。李元度怏怏离去。
三拒肃顺说客游说
肃顺( 1816—1861,清末满洲镶蓝旗人,宗室贵族,爱新觉罗氏,字雨亭,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用,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肃顺力主重用汉族官僚地主胡林翼、曾天国。)
同治三年(1864)六月,湘军攻占南京后,肃顺曾连夜派心腹到南京与曾国荃、王闿运商量兵变攻清。可最后上告曾国藩时遭言辞拒绝。
四拒曾国荃二度劝进
湘军攻占南京八天后,曾国荃率众去采石矶迎接从祁门乘船而来的曾国藩。站在船头,曾国荃指着采石矶五通古庙说:“这是陈友谅称帝之处,元代至正二十五年(1365)五月,陈友谅攻占应天指日可待,便以采石矶五通古庙为行宫,即帝位。此事距今已499年,俗话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现在湘军将士都拥戴兄长能像陈友谅当年那样复汉称帝,来一个反满复汉……”曾国藩急忙打断他的话:“吾弟醉也”,说完,马上令人扶他下去休息,阻止了曾国荃的劝进企图。
五拒群将逼进
一天深夜,曾国藩正要睡觉,萧孚泗、朱洪章、刘连捷、彭毓橘、朱品隆等三十多名湘军将领一起要拜见他。曾国藩知道又是劝进的,便盛装来到大厅,态度十分严肃,正坐后,用浓重的湘乡话宽厚亮地说:“诸位找我有何贵干?”然后目视全场。众将也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敢先开口,只是肃立不言,整个大厅一片沉寂。片刻后,曾国藩写下一副对联,掷笔而起,一言不发地退入后室。众人呆头呆脑地一动不动,直到听不到脚步声,才纷纷走到案桌边,只见笺上写的是一对联: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众人有的叹息,有的咋舌,有的感,有的木然,有细细品味而频频颔首,有的发出冷笑而摇头不止。曾国荃看后,先是忿然,继则凛然,终于颓然地吩咐亲兵“今天的事谁也不准产出去,倘若哪个走漏了半点风声,九爷的刀要借他的血来磨洗!”
天津教案
基本事实:①同治九年(1870)五月二十三日,24名外国人在天津被打死。以国籍分,计法国17人俄国3人,比利时2人,英国和意大利各1人。其中包括法驻津领事丰大业和十名修女。另外还有中国神甫1人,死伤教徒数十人。并烧毁了法国人办的望海楼教堂、仁慈堂、法国领事馆以及英美人办的耶稣教堂十座。破坏和掠走财物一批。②起事原因:,一些无稽谣言,迅速传播。说教堂把迷魂药分给教民,拐骗丁口特别是幼童,取脑挖眼剖心以配药,已发现被挖的眼睛盈镡,等等。天津府、县等官员不但不予澄清、制止,反助长流言,致使群情激愤,演为暴行。,面对包围的群众,两次开枪,其中一次击中知县的仆从,点燃了事件的导火索。③处理结果:行凶人员16人斩首,29人分别判处军杖徒各刑。支付抚恤费和赔偿财产损失49万两。派崇
曾国藩人物评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