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先深化改革再言金融全面开放文章来源:淮口生活网-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中衡,当前严控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在13%左右,,相对提高了财政杠杆率。央行领导也表示,这个增长目标是合适的,货币供应不能增长太快。对于中国M2数量已经较大,而发达经济体普遍以多发钞票的手段处理经济危机造成的问题的情况,这种调整会有什么作用?中国经济未来应作出怎么样的调整?本报特别专访了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余永定研究员。全球经济走缓将继续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自今年以来,美欧日相继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掀起了货币战争,这是否是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发展,未来世界经济的状况会有怎样的变化?余永定: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所以会出现,主要原因是欧美国家欠债太多、杠杆率过高。当然,各国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但是杠杆率过高是相同的。欧元区国家是政府部门杠杆率过高;日本过去是企业部门杠杆率过高现在是政府部门杠杆率过高;美国则是私人部门杠杆率过高。先谈美国,考察美国历史可以发现,这次危机与过往的危机有很大差异。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每逢危机其杠杆率都要上升,而且危机结束后杠杆率还会进一步上升。唯独这次,危机高潮过去之后,杠杆率下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美国总债务对GDP之比最高时候达到了369%.要解决危机就要降低杠杆率,这意味着居民部门要减少消费、增加高储蓄以偿还债务。而这样做就会因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经济增长下降。当然,政府可以增加其开支来抵消,但这又提高了公共部门的杠杆率。所以产生一个矛盾:既要降低杠杆率又要保持经济增长,但二者不可兼得。我认为西方国家的杠杆率下降过程并未结束,美国的杠杆率在2012第一季度是339%,虽然下降了30个百分点,但依然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在上世纪80、90年代,它的杠杆率分别是100%多和200%多。在过去,通过提高杠杆率(特别是增加政府开支)可以克服经济危机,但这次不同,如果杠杆率没有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经济增长就难以真正恢复。美联储QE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美联储购买国债以降低国债收益率,把资本从国债市场挤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美联储认为,资产价格上涨制造的财富效益将鼓励居民消费并带动企业投资。我以为这样并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回到问题的原点。本来就因居民借债过多才爆发次贷危机和经济衰退,鼓励居民重新借债,如何能够克服因借债过多所造成的经济衰退?那么美国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不出现技术革命的话,从宏观来讲,唯一的办法是增加出口。因为增加出口不但不会提高杠杆率,相反只会降低杠杆率,增加出口也能带动经济增长,这是一箭双雕,是目前美国想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出口倍增计划对美国来说是正确的政策。但问题是怎么鼓励出口?有两个途径:一是直接通过技术创新技术革命,增加产品出口竞争力。二是美元贬值。美国的货币扩张政策,除了刚才说的刺激资产价格上升以外,还能推动美元贬值。但这样又会引起其他一系列问题。美元贬值对中国这样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和严重依赖美国出口的国家形成严重挑战。欧洲的情况也不能令人乐观,欧洲央行(ECB)先后推出了为期三年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
余永定:先深化改革再言金融全面开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