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010-12-1515:18:10星期三第Ⅰ卷完成以下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盗跖(zhí)珠玑(jī)混帐(hùn)鹬蚌相争(yǜ)B、勾当(gōu)谄媚(chǎn)嗣位(sì)汗涔涔(chén)C、戕害(qiāng)阿谀(ē)凝噎(yē)献愁供恨(gōng)D、樯橹(lǔ)脑髓(suí)蹩进(biē)半身不遂(suì)2、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当骂呵,则处分几句。(责备)你老人家放精细着,你挣扎着些儿。(清醒)B、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使……保持完整)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穿)C、假吏常惠等募士斥侯百余人俱。(临时充任)虞常果引张胜。(招来)D、衡少善属文。(连缀)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拨动) 3、以下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元杂剧每本戏中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B、戏剧按艺术表现手法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等。C、中》、《汉书》、《后汉书》、《三国志》。D、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它也可称为“乐府”“长短句”“曲子词”。4、下列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B、人比黄花瘦C、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D、英雄无觅孙仲谋处5、下列诗词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D、终岁不闻丝竹声。6、下列四句诗的正确顺序是()①日本晁卿辞帝都②明月不归沉碧海③白云秋色满苍梧④征帆一片绕蓬壶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阅读以下文段,完成7-9题。(每题3分)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德阳市高二2010年期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