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木雕之美12许晓彬潮州木雕是我国著名的工艺品种,也是潮州民间建筑的重要装饰构件,如果你身在潮州乡村的祠堂或民宅里,无论是梁架、额枋、闪门、屏风还是一般的家居陈设,均能见到那精雕细琢、精美绝伦的木雕装饰。故潮州也有“木雕城”之美誉。潮州木雕可谓源远流长,今天可见的有唐宋时期的木雕流传于世。从占地百亩的唐代建筑群开元寺,规模宏大的许附马府等,都可以看到唐宋潮州木雕装饰的基本风貌。到了明、清两代,发展为髹漆贴金的金木雕艺术。清代的潮州木雕已日臻完善,形成精细、纤巧、瑰丽、多层次的艺术特色。它的产地相当广阔,广东东部的潮阳、揭阳、普宁、潮安、饶平和澄海一带均有生产,人们按习惯把这几个县市的金木雕统称为“潮州木雕”。黄公祠是潮州木雕中杰出的代表。该祠建于潮州木雕处于鼎盛时期的清代,是一座结构严谨的四厅相向的私人祠堂。华丽典雅的嵌瓷把屋面的平脊、斜脊和卷草装点得多姿多彩,玲珑剔透的通雕石刻构筑成门楼肚的屋架,那别具一格的构图,那炉火纯青的技艺,常常使行人驻足。从门楼内到东西花厅,从主座到抱厦,所有的瓜柱、斗拱、穿枋、随梁枋、柁墩、驼峰以及屋架间的花胚都饰以木雕,尤以抱厦最为精美,柁墩的狮座、梁柱的飞凤、雀替的鱼化龙均为圆雕,随梁枋及各穿插是重重叠叠的通雕;承重的梁架不宜雕凿,则绘以描金漆画,使整座祠堂浑然一体,金碧辉煌。潮州木雕的内容取材极为广泛,丰富多采,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地方特点,民间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乃至花草虫鱼,无不成为匠师们创作的对象,其构图疏密匀称,生动紧凑,善于用“之”字型布局,把不同题材集中在多层次的立面上,用前后穿透,或单面展开,浮通雕相结合,把复杂内容组织得有条不紊,穷工极巧而没有拼凑和杂乱的感觉,最后还有描彩贴金等工序使雕饰产生金碧辉煌的效果,构成了极具市井乡俗气息的装饰风格。潮州木雕的技艺自成一体,刀具多达100余种,技法包括沉雕、浮雕、圆雕、镂空雕等。镂空雕融合各种雕法于一个画面上,表现多层次的繁杂内容。现在,潮州木雕作为我国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已从祠庙府第和寻常百姓家步入富丽堂皇的宾馆、酒家,并成为时髦的装饰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古老的传统技艺,融入时代气息,正展示出新的艺术魅力. 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有全贴金的金漆木雕,五彩描金的彩雕,清一色髹红(或黑)的漆雕和保持原木纹理的素雕等,其中以金漆木雕最为出名。潮州木雕与东阳木雕并誉,皆以多层镂通为特色,不少木雕以金箔贴饰,以黑漆或五彩烘托,前者称"黑色装金",后者称"五彩装金"。也有采用"本色素雕"的,为的是达到质朴无华的效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光绪十三年的潮州己略黄公祠,祠内各处梁柱多饰以龙、凤、狮等祥瑞动物,展现了潮州木雕的各种表现技法,被誉为"潮州木雕一绝"。民国初年,潮商崛起,兴寺庙、建祠堂、置豪宅成风,在此背景下,木雕艺人利用东南亚红木创作出"红木方曲"、"如意屐"等,形成精致、端庄、华贵的木雕新风格。潮州木雕题材内容丰富,从花鸟虫鱼、四季果品、江海水族、珍禽瑞兽到民间神话传说、古代戏曲无所不有。就常见的作品,人致可以分为图案、博古、禽兽花果草虫、山水、仙佛人物五类。人物题材多取自《封神演义》、《三国演义》、
潮州木雕的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