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09—10年度第二学期《语言文字应用》论文论文题目:浅析网络语言的利与弊班级:研五班姓名:杨明星学号:09440529摘要网络语言是网上交际所用语言,是“网民”们说的话语,它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语言,是网络媒体广泛运用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作为一种新型语言,网络语言的流行具有自己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深层原因;其表现类型和特点更是丰富多样、别具一格。因为承载于网络并拥有年轻的使用群体,网络语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从而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手段,但同时网络语言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网络语言的利与弊,我们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主要从网络语言的基本概况入手,浅层次分析网络语言的利弊,以及针对这种利弊我们所应该持有的态度。关键字:网络、网络语言、非正式语言、现代汉语引言随着世界的进步和发展,电脑逐渐深入到了百姓当中。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在网络媒体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这几年中,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不再局限于经济、技术等领域。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网络而急剧变化,网络语言就是网络媒体广泛运用下所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文化,她的产生及迅速发展正在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下面我们对网络语言的利弊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探讨。一、网络语言概述1、什么是网络语言?什么是网络语言呢?一些语言学者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上交际所用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语。本文论述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后者。网络语言是借助于电脑来进行交际的语言,因此,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的载体,这一载体快捷、自由和方便。载体的变化造成了语言风格或者语体的变化,网络催生了网络语言这种新语体。在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提出了如下定义:“‘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它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体,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造字过程,基本上是以象形文字为主,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符号语言,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象形文字的特点,栩栩如生,表现力强,而又不失幽默。简而言之,网络语言其实就是用某些字母和数字、符号来表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2、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由于网络的特点,网友之间几乎所有的交流都需要通过键盘输入来完成。基于需要快速输入的原因,网络语言的特点就是要快速、便于理解、沟通方便.,一般认为网络语言流行主要有三大原因。⑴首先,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减少上网费用,网民在网络交流中经常将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进而形成公认的新词汇,即网络语言。例如“版主”用“斑竹”代替,“主页”用“竹叶”代替,这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规律,但事实上无论是谐音语、同音字词、简缩略语、借用还是叠加,都比原来更加简单易用,也就更节省时间,更节省上网费用了。⑵其次,蔑视传统,崇尚创新。据调查,经常上网聊天的人年龄一般在20—2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人有
浅析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