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盂高速公路LJ2合同段耿家庄隧道钢筋网支护施工方案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编制:审核:审批:2011年5月1日目录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33、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配置 44、施工工艺与流程 65、质量控制 76、安全保证措施 ,制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97、环境保护措施 121、工程概况耿家庄隧道位于五台县耿家庄东侧约100米处,设计为左右线分离式,左线起讫桩号为ZK6+635至ZK7+600,长度为965m,右线起讫桩号为YK6+672至YK7+600,长度为928m,双洞总长为1893m。隧道设计速度为80km/h,为双向四车道,双洞单向行车。,。㎡。本隧道设有3处人行横通道,1处车行横通道。隧止区位于构造剥蚀、侵蚀低中山区,山体陡峭,冲沟发育。微地貌表现为基岩山脊、冲、沟陡坡等。隧道地形总体北高南低。隧址区范围内植被不发育,以杂草丛及灌木为主。隧址区地处五台山块隆南部之系舟山掀向斜的东南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平缓,地质构造简单。勘察期间,未发现有影响洞体稳定性的断裂构造存在。现将各组地层岩性特征及其分布情况简述如下:第四系统残坡积碎石土该套地层仅分布于盂县端洞口段及隧址区缓坡处,岩性为碎石土,土质不均,分选差,碎石成份主要为灰岩,菱角状,含30%~40%粉质粘土,局部粉质粘土含量达70%中密。—。奥陶系下统白云质灰岩本隧道左右线洞身围岩主要由该地层组成,岩性为白云质灰岩,灰白色,间夹薄层状泥质条带灰岩、角砾状灰岩。强~微风化,隐晶结构,中厚层状~中薄层状构造。强风化带厚度20~25米,局部大于30米,岩芯以碎石状为主,局部为扁柱状,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呈中薄层状结构,岩体完整性较差;微风化带岩体节理裂隙不发育,呈中厚层状结构,岩体完整性较好。以上岩层产状为235°∠15°综合洞体埋深和围岩结构、产状等特点分析,本隧道岩体工程地质条件一般。隧道围岩岩土力学指标见表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表表1岩土名称密度(g/cm3)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MPa)泊松比μ弹性模量(×104MPa)弹性波纵波Vp(m/s)C(MPa)ψ(°)-------,水流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冬季仅部分河道有少量间断水,雨季流量较大。洞身范围内无地下水,地下水对隧道洞身无较大影响。根据清水河地表水水质分析报告,隧址区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隧址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陆性季风影响明显,日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年降水量500mm,一般集中在6—9月;年平均气温5℃,1月平均气温-11℃,7月平均气温21℃;霜冻期为9月下旬至次年4月,无霜期约90—150天。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区》(GBJ8306-2001)的有关规定,结合《山西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山西省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不良地质:隧址区岩溶稍发育,岩溶是隧址区的主要不良地质,岩溶的发育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降低了围岩等级,对隧道洞身稳定性影响较大。2、编制依据(1)有关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有关设计文件、图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3)《公路建设项目高危工程施工安全强制性要求》,山西省交通运输厅(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3、施工人员、,其中Ⅴ、Ⅳ、Ⅲ2级围岩段为46980kg、、。,每个开挖作业面按照表2进行施工人员配置。表2钢筋网支护施工人员配置一览表(按
耿家庄隧道钢筋网支护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