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凉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凉州区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工作,全面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大力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区实际,就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的意义我区属资源性缺水区域,,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933m3(包括重复利用),是全的4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544m3,仅为全的38%。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为此,逐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培育农业节水文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创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农业历来是我区主导产业,目前农业用水仍占社会总用水的80%左右,节水的潜力在农业,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也在农业,因此进一步拓展农业节水空间,全面提高农业节水水平,把我区创建为全国农业节水示范区才能有力的支撑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创建工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发展现代节水农业为方向,以水权改革为抓手,以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为支撑,紧紧围绕节水增收目标,立足区域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种植结构,坚持工程、农艺、管理节水相结合,突出田间节水,配套田间节水设施,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构建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努力把我区建成全国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灌区、乡镇发展特色、经济基础,实行分类指导,示范推广适合当地的农业节水模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节水模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对各类节水技术按照推广难易程序,群众认可度不同状况,通过分层次指导,整合资金使用方式,依据经济发展情况,分年度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是突出重点,综合配套。围绕农田,加强渠、路、林、电综合配套,突出工程、农艺、管理等措施在田间的集成创新,把农业措施与水利措施结合起来,建立田间综合节水技术体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是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农业节水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抓好示范点建设,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农业节水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建设目标通过宣传普及农业节水理念,突出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集中打造一批农业节水先进典型,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节水管理完善,节水技术先进的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到2015年,在全区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农业节水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与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主的种植结构布局;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和节水技术体系,以及与节水示范区相符合的节水文化。%,。农田渠道配套率达到80%以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夏秋种植比例调整到30:70,粮经比例调整到35:65。农业设施化率达到40%以上,设施农业面积在30万亩以上,日光温室全面应用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农业单方水GDP达到10元/立方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建设内容(一)完善并创新水权管理机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1、制定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是制定《凉州区用水效率控制管理办法》,建立并实施水资源的“三条红线”制度,即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遏制用水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实施。二是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依据石羊河流域和武威市水量分配方案,制定《凉州区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和各年度《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方案》,明确全区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科学配置水权,逐级制定各行业、各用水户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水权分配到户率达到100%。根据农业结构调整情况,适时完善《凉州区农业用水定额指标》,健全用水定额标准体系。三是严格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农业取、用水的全过程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对用水合理性和节水措施配套进行论证,对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坚决不予核发取水许可证。
凉州区创建全国现代农业水示范区实施方案(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