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述发展心理学把儿童定义为0-18岁的发展中的人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指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心理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心理科学,包括三个分支:儿童发展心理学只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的一部分,但却是核心的部分。原因:由此年龄段在人发展中的重要性决定——儿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对人影响最大,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儿童发展的基本内容:1、认知的发展2、情绪和意志的发展3、个性的发展4、生理和动作的发展通常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发展二是社会认知发展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动机、信念等。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指导和帮助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帮助人们正确了解儿童2、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3、为与儿童有关的其他工作提供指导4、丰富心理学的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四)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从中世纪开始,大致经历了三种模式。1、主要效应模式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霍尔的复演说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环境决定论)华生2、相互作用模式皮亚杰心理图式通过同化与顺应的机制3、交互作用模式萨莫夫和山德勒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论强调发展上的量变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阶段论强调发展上的质变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发展是量变、质变的统一体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儿童生来就能积极地探索周围世界,主动与他人交往,认为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机体的内部。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劳伦兹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有两大因素起直接的推动作用:自然主义教育运动和进化论的影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编写《世界图解》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尔——论教育》进化论的影响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普莱尔被誉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格塞尔总结出三个重要的观点:;,发展质量较高与较低的年头有序地交替;,心理的本质是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客观与实证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发射解释行为的获得。他设计了“斯金纳箱”,班杜拉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学习,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替代强化”弗洛伊德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是“性”的发展。皮亚杰发展受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的共同影响,平衡化是决定性因素。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思维起源于动作维果茨基提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内化说是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维果茨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PD)的概念。客观性原则: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者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性原则(伦理原则):研究者在进行儿童心理研究时,必须以不损害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基本前提。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儿童心理研究要将研究内容更多地与儿童发展实际和教育实际紧密联系。矛盾性原则: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指导,研究儿童心理的矛盾运动规律,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性。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要求研究者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时不能忽视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的特殊性和个别差异。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较多的资料;样本易选取和控制。缺点:不足以确切反应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描绘的心理发展曲线可能受到“世代效应”的影响,不能说明发展的因果关系。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优点: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有助于探明个体的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缺点:周期长,费用大,样本的恒定非常困难,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存在“时代变迁”效应。观察法的分类(一)根据观察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观察和短期观察。观察法的分类(二)根据观察内容的多少,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观察法的分类(三)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儿童的活动,分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观察法的分类(四)根据观察者是否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swng35
  • 文件大小1.20 MB
  • 时间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