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永字八法.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壹、永字八法的由来与历史传说
一、「永」字八法到王第七代子孙智永和尚,智永攻书廿七年,
授永字八法于虞世南,乃以此法广授诸习书者。
二、兰亭序首句「永和九年」的「永」字开始师法。
三、溯源于唐太宗时设弘文馆,集京官五品以上24人研习。
四、唐朝张旭大力推广永字八法,传徒颜真卿、柳宗元、徐浩、
韩滉、崔邈、韩方明等八法颂,后人逐渐接受。
五、李阳冰言:「逸少功书多载, 十五年偏攻永,以其能备八
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对「永」字八法推崇至极。
贰、永字八法以事物动感比喻笔势笔意
第一法「侧」:即是点,指左顾右盼,如目之眉,有向有背,欹侧不平之势。
宋姜夔说:【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
第二法「勒」即是短横画,勒指马衔,勒马缰绳之势,逆势敛控笔端,迟涩用笔。
第三法「努」通【弩】即竖画,指不可过直僵化,如弓臂之曲劲张弹,力撑千斤。
第四法「趯」即是钩,趯为踢足,猛然发出,不可势缓。
第五法「策」即是向右斜上小横。策指挥马鞭,寸劲逆势用笔锋,使笔不可重。
第六法「掠」即是左下撇,掠指梳头发,势快而涩,意至撇画末稍,不可轻浮,
第七法「啄」即是右上撇,如鸟啄物,急出为优。
第八法「磔」即是捺,磔指用刀刃割裂牲畜,沈稳顺势而下,至沈劲处势变疾出。
参、永字八法释意与卫夫人、王羲之不同
以第一法「侧」为例:即是点,指左顾右盼,如目之眉,有向有背,欹侧不平之势。
宋姜夔说:【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
卫烁《笔阵图》云:【“、”,如高峰坠石。】
王羲之说:【夫着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栗子。】
王羲之师卫烁《笔阵图》云:【“一”,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丿”,陆断犀象。“*(戈画)”,百钧弩发。“ 1”,万岁枯滕。“乁”,崩浪雷奔。“横折钩”,劲弩筋节。右七条笔阵出人斩斫图。】
肆、【永字八法】在楷书的笔法上缺乏全面性
永字八法运笔法是侧(点)、勒(短横)、努(竖画)、趯(钩)、策(右斜短横)、掠(左撇)、啄(左短撇)、磔(捺)等永字八法在楷书基本十三样笔法里只占六样,十二笔法分别为「点」、「横」、「竖」、「撇」、「捺」、「左钩」、「右挑」、「圆转」、「折」、「戈」、「横戈(己钩)」、【心钩】、【豕钩】十三样笔法。
伍、历代书法重视传承口传面授,非传承者难以理解永字八法真意
光从【

永字八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t52072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