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窃读记
第1课时
设计:谢群丽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读通读顺课文,理清课文结构线索。
3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2、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结构线索。
课前准备:
预学生字新词,尝试读通课文
搜集有关名人故事和名人名言
一、预学
一)了解作者: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曾任记者、编辑、后从事文艺创作。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
二)读课文三遍,并把课后生字注音组词。
三)搜集三句以上有关读书的故事或者名言。
二、教学过程
请个别学生讲述名人读书的故事。
(一)课前三分钟
窃腋
婪辘
撑踮
(二)字词预习检查
(yè)
(腋下)
(lán)
(贪婪)
(qiè)
(窃读)
(lù)
(饥肠辘辘)
(chēng)
(支撑)
(diǎn)
(踮脚)
(小组合作,每组五号同学读,组员倾听并纠正错误。)
窃读贪婪唾沫踮脚饥饿惧怕屋檐皱纹支撑知趣腰酸腿疼饥肠辘辘柜台
(每组的4号带读,其他同学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
(三)自由读文,解题。
“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
“记”又是什么意思?
“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
“窃读记”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文,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作者有怎么的心情变化?
“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心情急切快乐、惧怕满足、充实
(偷偷地读)
分析理解本文(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