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产妇生完了孩子,还不能马上去工作,需要在家里休养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我们俗称的“坐月子”,用医学术语来讲,就是产褥期。产褥期: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个器官(乳房除外)恢复至正常非妊娠状态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大约是6周。在这段时间里,产妇的各项生理功能都要逐渐恢复常态,这一过程,我们也称为生理调适。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生殖系统子宫怀孕使子宫的体积增大了1000倍、重量增大了20倍,那么生完孩子子宫要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体积就要缩小1000倍,它的改变可以说是最显著的。子宫复旧:子宫从胎盘娩出后的状态,恢复至正常非妊娠状态的过程,我们称为子宫的复旧。这一过程,大约需要6周,所以产褥期的时间是由子宫复旧的时间决定的。子宫复旧又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子宫体子宫颈子宫体子宫体的恢复包括两个方面:宫体肌纤维的缩复子宫内膜的再生宫体肌纤维的缩复在肌纤维的缩复作用下,整个子宫体积会逐渐变小,而且这种变化有一定的规律:A、产后宫底平脐,胎儿胎盘娩出以后,子宫要下降到脐部以下B、以后每天下降1-2cmC、产后10-14天,入盆,在腹部就摸不到宫底了D、产后6周,可恢复至正常大小我们给产妇作检查,就要按照这个规律去查,如果她的子宫不按照这个规律恢复,那就称为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内膜的再生胎盘是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分娩时由于子宫的收缩,胎盘不能相应的缩小,两者的接触面发生剥离,胎盘剥落。当胎盘从子宫的蜕膜层分离排出后,在进一步宫缩的作用下,原来的附着面会立即缩小,使创面开放的血管受挤压变窄,在机体正常的凝血机制下形成血栓,使出血减少甚至停止。以后创面表层会因为缺血逐渐坏死脱落,再慢慢的由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修复,长出新的功能层,一般不会遗留疤痕。胎盘附着处由于创面较深,修复时间长,约需6周,其余部分只要3周就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这就是子宫内膜的再生。那么,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坏死、脱落的蜕膜组织,他们是要被排出体外的。在排出的过程中,这些物质与宫腔内残留的血液和粘液混合以后经阴道排出,我们就称为恶露。每个女性产后都会有恶露排出。根据恶露排出的时间、颜色和性质的不同,我们把它分为三种:血性恶露产后第一周内排出的恶露,基本上都是血液,呈鲜红色,量比较多,有时有小血块、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浆液性恶露产后第二周,随着出血量的减少以及坏死蜕膜组织、白细胞、渗出物的增多,恶露颜色逐渐变淡,呈淡红色、浆液性。这种浆液性的恶露大约可持续一周。白色恶露子宫创面修复以后,出血停止,恶露内不再含有红细胞,而是含有大量的白细胞以及少量的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一些微生物,所以恶露呈白色、质地比较粘稠,白色恶露可持续1-2周正常的恶露都是先出现血性恶露,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产后恶露一般持续4周基本上就干净了。子宫颈由于在分娩的过程中,子宫颈口被扩张,造成产后子宫颈壁又薄又松弛,宫颈上的肌纤维过度伸长,弹性一时不能恢复,整个子宫颈变得面目全非了。产后的子宫颈看上去就像一个宽大的有褶皱的袖口儿一样悬于阴道中。宫颈要想恢复到未孕状态大约需要4周的时间。其中,约在产后1周,宫颈肌纤维弹性恢复,子宫颈壁增厚,宫颈管腔重新出现,子宫颈在外形上基本恢复到非孕状态。但子宫颈口仍然开放。宫颈内口:产后7-10天关闭,有临床意义,后面说。宫颈外口:无法完全恢复至未孕状态。比较松。又因为分娩时3点和9点处易
产褥期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