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助听器基础知识.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助听器基础知识物理声学心理声学助听器适用对象助听器发展简史助听器的电学原理助听器的元件和特征物理声学声学听阈、最舒适阈和不舒适阈是比较容易测到的。助听器的作用事实上是以某种方式改变声音,比如,抬高某一频率的声音或削弱另一频率的声音,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声学的特征及测量声音的方法。声音是一种能量,只有当另一种能量使固体、液体、气体分子振动时才会产生,一旦有振动,就会引起介质运动,而运动涉及到速度、距离、时间。人耳通过声音的物理属性如响度、音调、音质来判断声音,并且因人而易的。声学是声物理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它和听力有关,将它分为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二、物理声学物理声学包涵了声音的所有物理特性,它们都是可以被精确测量出来的,可以称他们为“定理”。物理学上给声音下的定义:声音是弹性介质中密度、压力变化及其传播的过程。要引起这些变化,需要有物体的振动和弹性介质,弹性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而空气是最常见的。真空里没有弹性介质,因此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一定能量作用于物体使之振动所产生并通过媒介转播的波。声音是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的,空气介质只传递声波,但不位移。声波是一种纵波,波的传播方向与振源的振动方向相同。常见的声源有:1、一个振动的物体如音叉、扬声器的膜片、小提琴琴弦等。2、一股封闭的气流如汽笛、单簧管、人言语声等。声波在传播途中,有些气体分子挤在一起——密波,有些则分离——疏波。如果敲一下音叉,就会看见音叉柄在前后振动,产生疏、密波,如果在音叉柄上连一只笔,将它放在可匀速移动的纸上,我们就能直观的看到波形了。正弦波:音叉产生出来的声音是纯音,只有疏波和密波在简单的交替进行,而且只含有一个频率信号。一个完整的纯音包括一个疏波和一个密波,可用正弦波图表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声波的强度。音叉振动的幅度与所用的力成正比,用的力越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就越大,使振动停止所需的时间越长。频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次/秒),用Hz表示。一个正弦波周期,从0到最大密波,回降到0,再到最大疏波,又返回0的过程,一个周期是360度。周期:即完成一次周期性振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一个250Hz的纯音在一秒内振动了250次,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为周期(T)=1/f=1/250=,而8000Hz纯音完成一次振动所需时间为1/8000==。强度和振幅:振幅是描述物体振动时传递能量的大小。振幅是描述物体振动时传递能量的大小。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高频声一秒传播的距离与低频声一样。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即两个相邻正弦波上相同位置的两点间的距离。波长、频率和速度: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250Hz 250=或250波长=1波长=(1100除以250)8000Hz 8000=1波长=(1100除以8000)如果将频率加倍,则波长相应减半:温度:声波在温度高的介质中传播得快,例如,声波在20℃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而在0℃速度减为330米/秒。反射:反射是光和声共有的特性。声波从硬质的、平坦的表面上的反射要比从不光滑面反射回来的声波多。声源停止后,从墙面、地板、天花板上反射回来的声波还在继续的现象叫做混响。回声就是一种声反射,它与原音相分离。吸收:

助听器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20 KB
  • 时间2019-03-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