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季氏将伐颛臾 课件4 (苏教版必修四).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所说的一段话:"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所说的一段话:"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所说的一段话:"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 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之 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 者。"
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百家争鸣
墨家
道家
法家
儒家《论语》
《左传》:《烛》
《国语》:《勾》
《战国策》:《邹》《触》
先秦散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前497年,55岁的孔子离开鲁国,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历时14年而终不见用,于前484年68岁回到鲁国。回乡后孔子专修《春秋》之外还整理了《诗》、《书》、《礼》、《易》、《乐》,即通常所说的“六经”。此外,孔子大规模开展教育事业,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其中有名的有曾点、颜回、子贡、子路、冉有。(补充:他曾经做过季氏家的史官,了解季氏的本性)
孔子生平
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孔门四科: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予,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第三章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第十七章
相关资料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经济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背景介绍
字词正音
颛臾(zhuānyú) 冉(rán)有
社稷(shèjì) 彼相(xiàng)矣
虎兕(sì)出于柙(xiá) 椟(dú)
近于费(bì) 相(xiàng)夫子
孔子、冉有、季路、季氏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权臣
家臣(学生)
老师
季氏
冉有、季路
孔子
争权
夺利
礼治
仁政
文谋武勇

语文:季氏将伐颛臾 课件4 (苏教版必修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ngqian94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