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下载自360文档中心,更多免费文档请访问网址
/info-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研究
◆技术专题:移动互联网◆2011年12月第6期
郎为民,杨德鹏
(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武汉430010)
摘
要:阐述了移动互联网的结构,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预测了该网的3
个发展方向,即终端智能化、计算云端化、网络物联化。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云计算;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200(2011)06-0011-03
当前,关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场景的描述,大量充斥于各个设备制造商、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咨询调研公司的报告和宣传材料当中。他们在给用户描述一个到处都是移动互联网的未来世界。当你看到那些绘声绘色、千变万化
的场景描述时,感觉自己仿佛是在看科幻小说。
2007年1月9日,苹果前CEO乔布斯在MacWorld大会上发布了iPhone。该手机将创新移动电话、可触摸宽屏iPod以及突破性互联网终端这三种电子产品,完美地融为一体,,让用户用手指即可控制iPhone,iPhone的出现重新定义了移动电话的功能。
根据摩根士丹利2009年底出炉的《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一般以10年时间为一个发展周期,继大型机、小型机、个人计算机、桌面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已于2007年进入下一个周期,即移动互联网时代,如图1所示。移动互联网的演进暗示着五大发展趋势的融合(3G/4G、社会网络、视频流媒体、网络电话和智能终端)。
图1共建共享子系统
移动互联网不是移动和互联网的简单相加,也不仅包含无线接入和互联网内容服务。实际上,移动互联网代表的是移动和互联网的一种融合,二者融合后将产生诸多新型产业形态。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是揭示了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随身随时随地和互联网开放、共享、互动的优势,是综合了两者优势的“升级版”。它将互联网空间拓展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即不再局限于家庭或办公室的计算机,而将互联网延伸至计算机和任何移动终端,包括手
1移动互联网的结构
机、PDA(个人数字助理)、数字媒体播放设备、便携式游戏终端等,从而真正地实现了人类沟通和数字化生产的空前解放。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节能无线认知传感器网络协同频谱感知安全研究”
(编号61100240)国防信息学院预先研究项目“认知无线电传感器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相对传统互联网而言,移动互联网概念重点强调了可以随时随地,且可以在运动中访问互联网,并使用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各项业务。众所周知,当前还存在着无线互联网的概念,但它强调
CommunicationsManagementandTechnology
11
◆技术专题:移动互联网◆2011年
采用无线方式,而不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有线方式,来访问互联网并使用其业务。移动互联网与无线互联网是有区别的:移动互联网强调使用移动通信终端接入互联网,因而通常特指手机等便携式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如2G/3G/4G)接入互联
网,并使用互联网业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