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雷锋”郭明义事迹在全者王炳坤陈光明)从寒意未消的东北,到草长莺飞的南方,连日来,“当代雷锋”郭明义的事迹再次感动大江南北,在社会各界激荡回响。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人们从郭明义身上看到了道德的力量,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这样的人值得敬佩,更要学习,在行动中学习雷锋、学习郭明义,在奉献中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一名普通的矿山工人,用自己30多年的无私奉献,创造了常人无法企及的爱心高度;他把道德信念的坚守与人生的充实、快乐、幸福统一起来,给我们讲述了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在郭明义的家乡鞍山,辽宁科技大学大三学生刘睿说,郭明义不愧“当代雷锋”的称号。这些天,刘睿所在班级以校外辅导员郭明义为榜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心活动,有的同学去采血站献血、献血小板,有的同学在上课之余,前往市区为贫困儿童做起了免费家教。“学雷锋重在行动,像郭叔叔那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刘睿说。在辽宁,百余支郭明义爱心队伍在奉献中迎接学雷锋纪念日。3月1日,郭明义爱心团队大型奉献活动在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广场举行,3000多名爱心人士在这里聚集,全省数万名志愿者与抚顺同步,在工作岗位上、在采血车里、在捐款箱前、在打扫卫生的大街小巷……用爱心和奉献践行着雷锋精神。特地赶到抚顺接受郭明义爱心团队授旗的沈阳海关关长周斌说,郭明义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尤其值得学习,要把郭明义精神带到本职工作中去,在爱岗敬业的基础上服务社会,展示新时期公务员的风采。 3月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郭明义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号,这让众多郭明义追随者倍感兴奋。现年60多岁的大连市志愿者郭连荣表示,“当代雷锋”称号既是对郭明义的褒奖,也是对千千万万名爱心服务者的鼓励。与郭明义一样做了大半辈子好事的郭连荣说,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要遭遇太多人的非议和不理解,“中央号召我们以郭明义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出台了学雷锋常态化的组织方案,这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机制,为好人们创造正面的舆论环境。”“被感动、被征服。”2日傍晚与郭明义一个简短的电话交流,给《中者刘策留下了深刻印象。电话采访中,刘策向郭明义提了两个问题“‘当代雷锋’的荣誉对您意味着什么?”“今后你的工作、生活有什么打算?”“郭老师说荣誉不是给他一个人,而是授予全国无数奉献者的,是对爱心的肯定和提倡;他说今后没有什么大计划,只愿继续做下去,帮助每一个需要他帮助的人,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刘策说,这些话语朴实而真诚,既是对她的回答,更是对她的教育。郭明义微博粉丝数如今已经突破680万,上万人通过网络加入到他的爱心团队中来。网友“悄悄说二句”说,通过关注郭明义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悟,让我和家人感受到了道德的伟大力量,也让我们对社会,对人生有了全新的看法。“受感动,更要行动,愿我们每个人都像郭明义那样做起来,人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网友“NEN小胖”说。这是历史的巧合。鞍钢工作,部队当兵,是雷锋和他共同的履历。而送他们走进绿色军营的,又是同一个人。这是历史的必然。当他以雷锋为榜样,从雷锋精神这座精神宝库汲取动力,全心全意奉献人民时,他便跟雷锋一样,成为人们的道德楷模。 20多年来,郭明义一直仰望着雷锋这座道德丰碑,高举着雷锋精神的火把,做“雷锋传人”,把道德信念的坚守与人生的充实、快乐、幸福统一起来,把助人为乐变为使命、习惯和生活方式,把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彰显得光彩照人。“现在,我经常幸福得落泪!”奉献:郭明义的幸福之道 15年风雨无阻,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16年从不间断,为失学儿童和受灾群众捐款12万元,资助180多名特困生;20年雷打不动,累计55次无偿献血(含血小板),总量相当于成人血量的10倍……这些早已为人们熟知的数字,每天都在变化着,因为他的善行每天都在延续,爱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2月1日8点,中国医科大学一院神经外科病房。刘倩倩正等着被推进手术室,接受手术。丈夫教富忱安抚着有点紧张的刘倩倩。此时,教富忱接到了郭明义打来的电话。郭明义告诉教富忱,他的爱心团队又筹到了一笔钱,会马上送到。 13点30分,手术成功。刘倩倩睁开眼睛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郭明义和他的爱心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刘倩倩在2010年底被诊断出患有脑膜瘤。去年4月,教富忱和刘倩倩受到郭明义和他的爱心团队帮助,成功地摘除了她右脑的两个脑瘤。左脑还有一个脑瘤,需右脑恢复好之后才能进行第二次手术。在等待第二次手术的这半年多时间里,郭明义和他的爱心团队,经常给教富忱和刘倩倩多种帮助,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截至2月27日15点52分,郭明义微博粉丝达6274831个。全国有数万人通过微博追随他,加入了爱心团队。郭明义的微博萌发着善的种子,积聚着爱的力量。临近3月
当代雷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