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元曲鉴赏·白朴曲.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4、,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要。[作者简介]白朴(1226-1307),初名恒,字仁甫,后改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曲沃),入元后徙家建康(今南京),终身不仕,以诗酒自娱。散曲有杨友敬辑《天籁集摭遗》,现存套数四套,小令三十七首。[写作背景]此曲是在男女欢会之后,描写男主人公的喜悦之情。[注解]堆鸦:形容女子头发乌黑光泽如乌鸦的羽毛堆拥。绛纱:指红色的纱裙。墙外花:喻指迎人卖笑的野妓。俏冤家:对女情人的呢称。难当:赌气,难以承当。元人俗语。[译文]云雾一般的乌黑鬓发好像堆积的鸦羽,微微露出小脚,轻轻地移动脚步擦得红色的纱裙沙沙直响,可不要拿好和那些平常的卖笑女子相比。笑骂你一声俊俏的小冤家,一半儿是情怀难以承当,一半儿是闹着玩耍。25、,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注解]捧砚:相传李白为唐明皇挥毫写新词,杨妃为之捧砚,高力士为之脱靴。叵奈:即叵料,不料。洒松烟:乃作者构想之辞。松烟,用松木烧成的烟灰,古人多用以制墨。[译文]莫不是杨贵妃还在,她是怎样逃脱了马嵬破的灾难呢?曾经代替唐明皇捧砚,供李白挥毫,美丽的面庞让所有的妇人都失了颜色。可恨李白,看娇态出了神,竟笔头一歪,把墨点在了桃花般艳丽的脸颊上。26、,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钉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写作背景]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万户侯”,所以,此曲所写的“渔夫”是理想化了的。作者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了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净土。因此,他把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赞赏那样的“渔夫”,羡慕“不识字”的“渔夫”,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在任何黑暗的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九儒”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注解]忘机友:彼此之间没有欺诈之心无所顾忌的朋友。烟波钓叟:又称“烟波钓徒”,指唐代诗人张志和,他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译文]金黄的芦苇铺满江岸,白色的浮萍飘荡在渡口,碧绿的杨柳耸立在江堤上,红艳的野草渲染着滩头。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有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他们就是那些点缀在秋江上自由自在的鸥鹭。瞧不起那些达官贵人的正是那些不识字的江上钓鱼翁。27、,不醒时有甚思?糟醃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写作背景]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说这首小令是“强为旷达”之作。它以《饮》为题,而在多方歌颂酒乡的背后实寓藏着对现实的全面否定。作者何尝忘却个人功名、国家兴亡,只因他既背负着学生的国恨家仇,不愿出仁新朝;同时他已身为亡国之民,又不能投身于抗元斗争之中,自觉已无资格关心兴亡大事。这都是时代使然,真个旷达,本可淡然置之。而曲里还需提到这些,还要借助酒去排除这些,下说明其未能忘情,实难遣此,只是“强为旷达”。[注解]方何碍:却有什么妨碍,即无碍。方,却。有甚思:还有什么思念?糟醃:用酒糟醃渍。醅淹:用浊

元曲鉴赏·白朴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03-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