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关键词语的朗读体会,感受小松树的盲目骄傲自大。2、通过对比朗读,理解风伯伯的话,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上新课之前,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昨天学习字词的情况,请打开默写本。默词:松树、回答、高多了、孩子、托起来看看,和老师给出的词,是否写的一样,全对的请举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词语。2、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八课。齐读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两棵松树,一棵小,一棵大,你们能读出他们之间的区别吗?)再读课题。3、出示图:这就是课文中的两棵松树。出示第一节的内容:自己读一读这句话,这两棵松树住在哪?生:小松树住在山上,大松树住在山下。二、学习第二小节1、过渡:有一天,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出示第2小节)请同学们多读几遍小松树的话,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骄傲、得意、得意洋洋、目中无人)2、小结:小松树很骄傲,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自己长的很高,能够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板书:长得高,看得远)(投影点出:长得多高哇、很远很远)3、比较句子出示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看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句子感觉看得更远?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一个词重叠使用,可以加深语气,非常多可以说很多很多,非常高可以说很高很高,非常远就可以说很远很远。读好第2句。再出示第二小节:你能读好小松树骄傲的语句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4、我们在描写人物说话内容的时候,往往在说话内容的前面会交待一下这段话是谁的,这个部分我们就称之为提示语。提示语不仅仅可以告诉我们说话的人物是谁,有时为了更好的体现说话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在提示语处加上人物说话的动作、表情、语气等等。现在,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帮小松树把提示语说具体了。出示:小松树()地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提示学生可以加上描写小松树此时心情的句子(骄傲、得意、得意洋洋)出示:小松树(骄傲)地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小松树(得意洋洋)地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加上人物的表情、语气,我们读课文的时候就更能将感情读出来了。逐条读好这两句。5、再出示第2小节,点出“喂、你呢?”看看老师红色部分点出的词语,你读出了什么?小松树看不起大松树,他很没有礼貌、不尊重别人。我们再读好这句话。6、小结:小松树觉得自己比大松树长得高、看得远,他很得意,压根儿就瞧不起大松树。听了他的话,大松树生气了吗?三、学习第三小节1、过渡:大松树没有与小松树争辩。不过,小松树骄傲自满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他对小松树说了什么呢?2、自己读第3小节,风伯伯的话,你听懂了吗?(1)小松树没有大松树高。出示:你看我长得多高哇!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小松树原本很得意地说,你看我长得多高哇!可实际上,山下的大松树比你高多了。比较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加上“多了”说明他们的相差特别大。(2)小松树看得远是因为被大山爷爷托起来的出示: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如果没有大山爷爷,小松树根本看不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听了风伯伯的话,我们明白了
小松树和大松树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