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文:几多悲凉几多恨——宋 秦观《踏莎行》赏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几多悲凉几多恨——宋秦观《踏莎行》赏析【原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赏析】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这首词题为“郴州旅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词人接二连三的贬谪,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形于笔端,词作也益趋凄怆。此作写于初抵郴州之时,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词的上片写寂静凄冷的环境。“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楼台在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所隐没;那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是云遮雾障,无处可寻了。当然,这是作者意想中的景象,词人闭居孤馆,只有想象中才能看得到“津渡”。“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正面实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一“馆”字,已暗示羁旅之愁。“孤馆”则进一步点明客舍的寂寞和过客的孤单。而这座“孤馆”又紧紧封闭于春寒之中,词人心情之凄苦就可想而知了。此时此刻,又传来杜鹃的阵阵悲鸣;那惨淡的夕阳正徐徐西下,这景象更引起词人无穷的愁绪。词人羁旅之身,所居住的是寂寞孤馆,所感受的是料峭春寒,所听到的是杜鹃啼血,所见到的是日暮斜阳,此情此境,只能以“可堪”道之。词人在这重重凄厉的气围中,又怎能忍受得了呢?下片“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连用两则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极写思乡怀旧之情。“驿寄梅花”,见于《荆州记》记载。“鱼传尺素”,是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诗意,意指书信往来。词人是贬谪之人,北归无望,亲友们的来书和馈赠,实际上并不能给他带来丝毫慰藉,而只能徒增他别恨离愁而已。因此,书信和馈赠越多,离恨也积得越多。词人这种感受是很深切的,而这种感受又很难表现,故词人手法创新,只说“砌成此恨无重数”。一个“砌”字,那一封封书信,一束束梅

论文:几多悲凉几多恨——宋 秦观《踏莎行》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3-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