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与互救
目录
自救与互救概述
井下各类事故的避灾方法
抢险救援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
自救与互救
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互救:就是在有效自救的前提下为了妥善的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自救与互救
自救和互救的成效如何,取决于自救和互救方法的正确性,为了确保自救和互救的有效性,每个入井人员的必须熟知以下内容:
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2、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3、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
4、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
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
井下作业人员在遇险时,应遵守“报、抢、撤、避”的行动原则。
“报”,即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给矿领导。
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
抢”,即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事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
“撤”,即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条件时,或可能危及现场人员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佩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灾区人员撤退路线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了自救的成败。
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
“避”,即妥善避灾。如无法撤退(通路被冒顶阻塞或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在就近地点快速构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切忌盲目乱动。
抢救伤员时“三先三后”原则
抢救伤员时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
(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
自救器的使用
ZY45型压缩氧自救器
用途:ZY45型压缩氧自救器是一种隔绝式再生式闭路呼吸保护装置,主要用于煤矿或普通大气压的作业环境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突出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现场人员迅速佩戴自救逃生。
自救器的使用
ZY45型压缩氧自救器是一种隔绝式再生式闭路呼吸保护装置,主要用于煤矿或普通大气压的作业环境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突出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现场人员迅速佩戴自救逃生。
型号及含义:
Z------自救器
Y-----氧气
45-----使用时间45min
自救与互救-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