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
第 3期(总第 715 期)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唐湘桃刘冬香赵华军
[摘要]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构建科学、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色,培养大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
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结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铁学院)多年来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工学交替”模式下实
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实践教学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唐湘桃(1979-),女,湖南桃江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刘冬
香(1967-),女,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的教学与研究;赵华军(1974-),男,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
院,讲师,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广东广州 51043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规划十一五课题“‘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之一。课题编号: A00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3-0155-02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实行的学生校内学习理论知识与校
外实践工作交替进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广义的“工学交替”是指
无论学生的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二者交替进行就视
为工学交替,即超过一个“工—学”交替循环周期。狭义的“工学
交替”是指学校存在全日制学习学期与全日制工作学期,在学校
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
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同样,实
践教学活动使学生不断地获得知识、技能及道德等多方面的提
升,不断积累生活经验,逐步养成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精
神,而且在教育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的同时,还满足了包括人的社
会生存、社会适应、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的本
和企业二者之间轮流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模式。
质,是个体参与真实情境与实践,与他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过
(二)高职实践教学
高职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一
种教学类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其内涵是指高职院
校的学习者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下通过一体化课程学习、实验、
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实践教
学环节获得技术知识、职业技能、综合职业能力、实践智慧等,并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三)实践教学体系
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
机联系整体,具体包含教师、学生、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目
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评
价、实践教学环境等教学要素。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则是指实
践教学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
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的合理配置,建立起
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 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