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科学论文《浮力》.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主的探究者——浅谈《浮力》的教学尝试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深吕学校汤国亮《浮力》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下册。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接触过、体验过,但未进一步研究探讨过。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重新点燃了学生对水的浮力的探究兴趣,增长了科学知识,拓展了视野。初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流程]:(一)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谈话:(1)树叶落到河里为什么会漂浮在河面上?(2)皮球为什么会浮起来?几个小朋友玩耍皮球,不小心把皮球掉进了树洞里,聪明的小朋友把树洞灌满水,皮球就漂浮上来,这是为什么?二、体验实践,探索新知。1、在玩中体验认识水的浮力。(1)谈话:水槽里浮着什么?沉下的是什么?想不想玩?不过,今天我们要试一种新的玩法。演示:用手按住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塑料泡沫),慢慢向下压,压到水底慢慢松手,反复几次,体会手有什么感觉,把感觉说一说,并写出来。(2)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并小结。(3)教师演示:平衡尺的变化。(4)学生讨论。(5)教师小结。2、设计实验,认识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1)出示石块、铁片、橡皮、乒乓球、塑料泡沫。猜测:既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把它们放在水中会怎样?为什么?(2)讨论:事实究竟怎样?该怎么办?怎样设计实验,用什么方法、材料进行验证?(3)演示实验:测量浮力大小的变化。(4)小组实验:汇报,小结。(5)让学生说一说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析疑问题、质疑拓展。1、现在我们是否可以一起解决一上课提到的两个问题。2、关于浮力问题,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探讨。[小结反思]:《浮力》中的知识点,“浮”与“沉”是学生们都曾亲眼见过的、比较熟识的自然现象。“木头”是浮的,“用木头做的船当然也是浮的!”这是学生们非常容易做出的解释。一方面,学生们对于“浮”与“沉”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另一方面,对于“浮”与“沉”他们也有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在水中钢铁会沉下去,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呢?”“有的树叶漂在水面上,有的树叶却沉到了水底?树叶是沉还是浮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吗?”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明确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点,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凭他们现有的知识及直接感官传递的信息,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如何突破这难点,是本课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往教学时,总是怕学生乱动了半天毫无收获,所以在实验时,反复强调,示范后,才分别把所用材料分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虽然教学过程循循有序,然而教学效果并不佳。学生的兴趣没有被调动,其思维被束缚,课堂气氛沉闷,原因是管得太死,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吸取以往的教训,我改变了教学策略,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成为一个快乐、自主的探究者,收到良好的效果。再次教学《浮力》时,重新设计[教学流程](二)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1、首先,我对两个经常会看到的现象设置了疑问:(1)树叶落到河里,为什么会浮在河面上?(2)几个小朋友玩耍皮球,不小心把皮球掉进了树洞里,聪明的小朋友把树洞灌满水,皮球就漂浮上来,这是为什么?2、接着进行情景教学:琪琪、妍妍、波波、彬彬、贝贝到码头玩耍,琪琪说“这艘轮船真大啊!”彬彬问:“轮船这么大,为什么还

科学论文《浮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3-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