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深度研究100705.pdf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0 年 07 月 05 日
研究报告
电池行业深度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评级:增持首次评级行业研究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深度研究:

关注优化材料性能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竞争力评级:高于行业均值

市场数据(人民币)
行业观点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动力电池和传统电池需求高速增长,推动正极材料需求:锂电是最符合新
国金动力电池指数 应用发展趋势的储能技术;动力电池是锂电最新且最高端的下游应用,即
沪深 300 指数 将随电动汽车市场的打开而迅速增长;动力电池用正极材料近 5 年复合增
上证指数 速将达 130%,电子产品电池用正极材料同期增速将达 21%,三元材料逐
深证成指 步成为主流。
中小板指数
正极材料必须通过改性才能用于动力电池:

电池材料原始性能无法平衡,或电导率过低,或循环寿命有限,或能量密
度过低,单纯通过传统工艺和思路生产出的正极材料难以满足动力电池的
高性能要求。
1021 改性技术通过材料工程,结合纳米技术和传统正极材料制备工艺,能够通
971 过优选材料配比、掺杂、包覆、原位生长纳米线等手段,提高能量密度,
延长循环寿命,增强安全性能,让初看无用的材料发挥潜力。
921
长期积累改性能力和经验才能发现更优正极材料或将某种已知正极材料的
871 综合性能最大化。
正极材料市场重在竞争改性能力和一致性控制能力:不管是通过自主研发
821 或合作研发,胜出的正极材料供应商必须具有丰富的改性技术积累和迅速
的系统性材料研究能力,才能迅速满足用户对性能改进及个性化的需要、
扩张产能并占领市场;从研发伊始和整个生产流程控制产品一致性才能保
100531 证客户的产品安全,并赢得市场份额。
国金行业沪深300
正极材料单位储能容量成本的降低空间为 48%~66%:通过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材料性能、以及在电池层面降低正极材料用量,正极材料的单位容量
生产成本将能够降低 48%甚至更多。
投资建议
行业策略:关注企业改性能力的积累以及满足高端需求的能力,产品线宽
度、客户要求高低、成功应用案例均为改性能力和产品一致性的佐证。
推荐正极材料组合:杉杉股份、当升科技、中信国安、中国宝安
图表1:锂电正极材料相关公司及业务简述

2010‐6‐25 EPS P/E
代码公司相关业务
日收盘价 2009 2010E 2011E 2009 2010E 2011E
生产锰酸锂正极材料
 中信国安 32 50 38
及动力锂电池
生产钴酸锂、三元素
 杉杉股份 77 25 21 、锰酸锂、磷酸铁锂
等正极材料
生产钴酸锂和三元素
当升科技 134 77 46 正极材料,即将量产
锰酸锂
生产三元素正极材料
中国宝安 42 24 20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完
横店东磁 42 30 24
张帅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S1130210010307 成研发
(8621)61038279 投资纳米磷酸铁锂正
拓邦股份 51 30 22
zhangshuai@ 极材料初创公司
联营公司生产钴酸锂
风华高科 122 52 27
姚罡联系人及锂电池
(8621)61038200 量产电动自行车用动
yaogang@ 华芳纺织 ‐ ‐119 44 26 力电池,合作研发正
负极材料及电解液
注:EPS 及市盈率来自公司年报及朝阳永续一致预期
来源:朝阳永续,国金证券研究所-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行业研究

锂电,优势明显的移动储能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 5
储能技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深度研究10070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陈晓翠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