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强调物质) ②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强调意识):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方法论: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唯物辩证法一、联系的观点 、普遍性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们可以按照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原理①: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性能状态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强调整体)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大局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原理②: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会具有全新的功能;反之有损整体功能的发挥。(强调结构) 方法论:要求我们善于“优化结构”。原理③: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性能状态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甚至关键的部分对整体的性能状态具有决定作用。(强调部分) 方法论: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原因与结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的因果联系之中。方法论:要求我们正确把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的自觉性和遇见性。二、发展的观点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看成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方法看问题。 ①: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强调量变) 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原理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强调质变) 方法论:要求新的事物时“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要想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坚持适度的原则” :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前进的,道路又是曲折的。即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方法论: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曲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时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三、矛盾的观点 、普遍性和客观性含义: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反对片面性。注意1:矛盾统一性的表现: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矛盾双
高中政治哲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