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国古代坐具发展简述 姓名成博文 学号091023 所在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班级专业建筑学102班 完成时间 2013 年 12月21日中国古代坐具发展简述摘要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坐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器具必不可少的一种家居形式。历史的发展逐渐影响着坐具的造型、材料以及装饰艺术。二、前言中国古典家具的起源是世界家具史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发展随着社会化的进程经历了多层次的变革。以明清家具作为中国家具的代表,在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无论从实用、鉴赏或者是收藏上,还是象征主人的生活品位与地位上,仍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坐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重要成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在长期劳动经验中总结出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是中国古典家具尤其是明清家具的重要代表。三、正文1中国家具的起源发展史简述。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大致分为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出现的第一个家具被命名为“榻”;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此阶段诞生了比较低矮的家具;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家具的出现;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盛典时期,高矮形家具并存发展;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的鼎盛时期(因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坐具的产生与发展。。。商朝是我国青铜工艺产生以及发达的时期。当时将铜锡合金制成兵器、礼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创造了青铜文化,其中很多用具已具有木器家具的雏形。但此时人们刚从茹毛饮血、穴居等生活状态中脱离出来,没有垂足而作的习惯。因此坐具在此时还未出现。、战国以及两汉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木工工艺开始提升,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家具结构。当时人们东汉画像石“西王母”拓片的生活仍是坐、跪于地上,垂足坐已经出现但尚未普及,所以家具都比较低。但当时的图1:独坐板枰家具陈设已经出现由低矮型向高型演进的端倪。独坐板枰:汉代出现新型小坐具,为历代坐具的鼻祖。。魏晋南北朝是在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北方各游牧民族与中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家具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适用于骑射的胡服的引进促进了垂足坐在中原的普及。因而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古典家具向高型发展。从西晋时起,跪坐的礼节观念渐渐淡薄。到了南北朝,高形坐具渐渐推广。椅、凳是在壁画上出现最早的椅凳形象。图2壁画中的坐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晋朝的古书中开始出现“凳子”的名称。。五代十国、隋朝时间短暂,家具形式及种类变化不大。唐朝时期:唐代人的生活方式由“席地而坐”演变为“垂足而坐”,这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而盛唐以后,垂足而坐的方式图3《韩系载夜宴图》中的坐具普及,家具逐渐由原来的矮型向高型化发展。不仅椅、凳被普及,还出现其他种类的高型家具。五代时期椅、凳、桌等高型家具逐渐成熟。敦煌的唐代壁画里,人们可以看到多种形状的凳子,有方形凳、长条凳、圆形凳和椭圆凳等。逍遥椅:从三国的胡床上设靠背,演变而来,逐渐出现
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简介供参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