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记
第二课时
考纲解读
2012年考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C
(1)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考查内容。
文言文测试是“言”和“文”,“言”指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的理解、古今词义的辨析,文言句式的判定等等;“文”指对文意的理解、信息的抽取等。以选择题为例,近几年一般在I卷设题4道或3道,若是4道,往往前两道侧重考查“言”。后两道侧重考查“文”,各占6分;若是3道,则倾向于第一道侧重考查“言”,后两道侧重考查“文”,各占3分,翻译题是“言”“文”并重,导向明显而积极,思路清晰而合理。
(二)考查能力。
翻译题在形式调整和赋分变化上,体现出了拟题人对文言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视。因为翻译题不仅仅是文白对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甚至文意理解、情感定位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检测。重视能力考查由此可见一斑。
(三)考查形式。
实词理解、虚词理解、筛选信息、概括分析为选择题,句子翻译是客观题,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一般为10分。
2012高考语文新课标卷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全都表明萧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0分)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全都表明××(人物)××(品格)的一组是(3分)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0分)
8、名篇名句填空。
学》中的知识点。
依据高考文言文考查形式,学生自己整理《沧浪亭记》中的知识点。
知识点整理
第一段:
1、实词
(1)予以罪废废:废黜,罢黜。
(2)始僦舍以处僦:租赁,雇。
(3)时盛夏蒸燠燠:温暖,热。
(4)以舒所怀怀:心情,情绪。
2、通假字
思得高爽虚辟之地辟:通“僻”,僻静。
3、虚词
以:
(1)予以罪废连词,表原因,因为
(2)始僦舍以处连词,表目的,用来
(3)以舒所怀连词,表目的,用来
4、特殊句式:
予以罪废“我因为获罪而遭贬。”
被动句
沧浪亭记-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