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史遗迹——王村,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位于酉水之滨,距县城51公里。王村,因土家族的彭氏土司王朝建立于此而得名,原是秦汉时土王的王都,古称酉阳,五代十国时称溪州。位于酉水北面,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称。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美誉。因名传遐迩的电影巨作《芙蓉镇》全部外景均荟萃于此,故又名“芙蓉镇”。全镇总面积为122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和15个村委会,总人口15612人。该镇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王村北依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南临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既是出入永顺的南大门又是猛洞河景区的枢纽点。张家界至吉首的张罗高速公路从古镇经过,王村距猛洞河火车站8公里,东北距张家界荷花机场70多公里,西南距贵州铜仁机场210公里,沿酉水而上可通保靖、里耶,下可达沅陵、常德,水、陆、空交通较为便利。芙蓉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也是融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又是张家界—凤凰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猛洞河风景区的门户、一个寻幽访古的上佳景点。四周是青山绿水,镇区内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临水依依的土家吊脚木楼以及青石板铺就的五里长街,处处透析着淳厚古朴的土家族民风民俗,让游人至此赞不绝口,留连忘返。胡绩伟先生游览猛洞河和王村以后作词赞道:“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峡落溪州。悬崖壁峭绿油油,悠悠荡华舟。烹鲜鱼,戏灵猴,龙洞神仙游,芙蓉古镇吊脚楼,土家情意稠。”芙蓉镇不仅景观秀丽,而且民族风情浓郁,还有记载土家族政治军事历史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和电影《湖南湘西芙蓉镇》外景拍摄现场等人文景观。一、王村旅游发展经验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王村,因电影《芙蓉镇》的成功,重新被人们从地图上发掘出来。王村旅游业藉此而兴。近几年来,王村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然成为牵引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王村镇所在的永顺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带动经济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开发,改革旅游经营体制,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王村作为永顺的主要旅游景点在永顺县的旅游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2001年,,旅游行业收入4934万元;2002年,,行业收入6230万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县GDP的6%;2004年,随着景区公路,游道的全面开通,宣传的进一步到位,永顺县的旅游形势来势较好,1-5月份,,实现旅游行业总收入4767万元。(一)政府主导发展模式结合永顺县情,王村古镇最终选择“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模式。政府主导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组织领导、规划编制、营造环境、形象宣传等方面。在行业管理方面,政府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以下决策并坚决予以实施。一抓环境管理,成立综合执法队伍,抓好景区综合整治,从重从严打击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强买强卖,欺宰游客等行为,维护正常经营秩序;二抓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三抓星级挂牌管理,对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及娱乐行业实行明码标价,定点挂牌管理。在旅游产业方面,政府以“围绕旅游业发展,调整第一产业,振兴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为原则,充分发挥王村旅游的带动功能。根据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
王村旅游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