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养猪场猪舍设计
小型养猪场设计图,养猪场设计图,大养猪设计图库
选择场址应注意: 、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要求地势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 2. 粪尿最好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否则会给生产、职工的生活及产品的销售等带来困难。 、居民点、交通干线等较远的地方。 。
猪舍建筑应注意: 1、圈舍朝向,坐北朝南偏东15-30度最好。 2、配套设施齐全,有进场人员消毒设备,有足够的病死猪处理去处等。 3、猪舍对环境的可调控能力,保证猪舍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饲养密度。 。
建场前业主应考虑: 。 、使用面积及预留地等充足。 。 。 。
猪场管理常见问题
为什么同样的猪舍条件,不同的饲养员给出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同样的团队,不同的时期结果不一样?为什么优秀的团队也只能昙花一现,很少出现百年老店?为什么场长和老板都是优秀的,但生产结果却很差?为什么?
1、管理者言行不一: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言而无信,用人时大言不惭,事后把对员工的承诺放置脑后;二是说得多做得少,开会时空喊口号,会后却不执行。
2、执行力差:操作不到位是猪场管理的另一问题,猪场内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到处都是,但在具体问题上却睁一眼闭一眼,该完成的没有完成,该干好的干差。
3、盲目乐观:一些猪场取得一点小成绩后就不知天高地厚,自认为是养猪高手,到处传授经验,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传授给他人的时候,自己却没有做到,或者没有时间去做。
猪舍温度于猪群健康的重要性
温度是猪群健康的基本保证,是能够打造猪只内部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温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各阶段猪群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生产管理者时刻了解温度,控制温度,以最大限度减小因为温度的不适当导致的应激和对生产的影响。
温度计是衡量畜舍内温度的重要依据,可是我们也不能过多的依赖温度计,一切要以猪为本,猪说了算,这就需要饲养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如产房的温度可以是21-25℃,而保温箱的温度是29-32℃,饲养员不能仅仅看温度计是在这个范围内就万事大吉了,必须认真观察母猪和乳猪的睡姿、采食、健康等情况来调节温度,使猪群处于最适状态。仔猪断奶后,通常需要升温,范围是29-31
℃,可是我们实际操作中,不能只看温度计是这个范围就行了,需要观察仔猪的睡姿势和采食情况,温度高了,仔猪不采食大量喝水,分散睡或不睡觉乱跑。温度低了,仔猪挤成一团。饲养员应该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剂温度,以保证仔猪的最适温度状态。
各阶段猪群的温度归总如下:种公猪的最适温度范围:17-21℃;妊娠母猪的最适温度范围:18-21℃;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20-22℃;哺乳仔猪的最适温度:29-33℃;保育仔猪的最适温度:22-25℃;育肥猪的最适温度:19-22℃。
新建猪舍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址
猪舍选址应尽量在干燥、向阳、避风、安静的地方,要远离养殖区、工厂和生活区,来往人少,水源清洁,有条件的猪场周围用绿化带隔离。猪场总体布局为管理方便,缩短转群距离,应以分娩舍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猪舍靠近保育舍,肥猪舍要挨着幼猪舍,妊娠舍靠近分娩舍。除考虑全进全出,分点饲养外,还应设有解剖室、病死猪处理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生产区与生活区应建在上风处,要相隔15米以上,其间应设消毒设施,生产人员应先消毒,洗澡,更衣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二、猪舍密度
高密度养猪易造成环境污染、病原微生物滋生及相互感染,因此猪舍之间的距离至少8米以上,中间可种植草木。
三、猪舍的规格
一是猪舍不应太低。低了不利于空气流通,有害气体会导致猪患病,夏季猪舍温度高不利于降温。二是猪舍窗户不能太小,要有防蚊蝇设施。三是饲槽大小应根据猪的种类和猪的数量多少而定。
四、污水排放设施要求
舍内污水沟应有足够的坡度,以利于污水顺利流出猪舍,要建好污水处理池,以便合理地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猪场的猪舍投资问题
一,盲目采用外地设计图纸,不加分析照搬外地建筑结构型式。例如,县投资800多万元,新建了一处400头基础母猪的养猪场,猪舍为封闭式,漏缝地板下设水冲式粪尿坑。猪舍建成已5年了,至今仍无法使用,其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粪尿坑内24h都有水,冬季舍内湿度太大,不符合寒冷地区实际;二是用水定时冲刷粪尿坑,一方面用水量太大,另一方面
小型养猪场猪舍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