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一门有关区域或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人口密度: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了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口疏密的平均状况。通常以每千平方米或每公顷范围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适度人口: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技术转让:指一个国家或企业引进国外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所必须附带的设备、仪器和器材,用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既进口设备,也引进软件。或专指引进软件。●适用技术:指既满足了引进国或区域发展经济的技术需要,又考虑了引进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的现状、市场规模、文化社会环境、当前技术状态等因素,而使引进技术的最终效果最大的那类技术。简言之,就是符合引进国或区域的特殊条件而且能取得最大效果的技术。●劳动地域分工: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即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其所需要的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相互交换其产品的现象,即是地域分工。●“飞旋镖效应”:或称“反回头效应”,指“新产品”以更低的价格打回本国市场,使原来开发新产品的国家不得不放弃该产品的生产,输出国变成了输入国。新产品研制国家受到国外竞争压力的威胁,将转向研究开发更新的产品。●技术密集型产业:又称知识密集型产业,指需要运用复杂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才能进行生产的生产部门。●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产品循环论:、产品增长期、产品的成熟期、新的循环起点期四个过程。●劳动密集型产业:指生产技术装备程度较低,需大量使用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的生产部门。●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广义的区域规划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欧美国家);狭义的区域规划仅指区内规划(中国)。●区域优势: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信息化战略:是根据世界性新技术革命的趋势,针对后工业社会而提出来的发展战略模式。其基本思想是,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态势,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不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比工业化更为重要的信息化。●经济梯度: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经济梯度推移是指经济发展由高水平地区向低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区域发展战略: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出口替代:
区域规划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