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往事
1、了解北大红楼的不平凡。
2、了解马克思主义。
学习目标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京师大学堂(北大)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
旧时“红楼”
现在的“红楼”
北大被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心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
中文名:蔡元培
别名:蔡振、周子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绍兴山阴县
出生日期:1868年1月11日
逝世日期:1940年3月5日
职业: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毕业院校:古越藏书楼信仰:民权
主要成就: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代表作品:《蔡元培自述》;《中国伦理学史》
蔡元培档案
蔡元培校长的办学方针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这对刚开办的北京大学又有何影响?
想一想
五四的崛起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1915年 9月15日创刊﹐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月刊)。6期为一卷。第1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该文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从而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1、红楼是“红楼”新文化的起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北京大学(红楼)
2、红楼原为北京大学第一线,始建于1918年,是北京城最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
3、1916年底,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他的办学方针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4、《新潮》与《新青年》称为“二新”。
5、1919年5月4日,震惊全
五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