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运用乡土地理案例激活高中地理课堂——以人教版· 必修② 为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运用乡土地理案例激活高中地理课堂
——以人教版·必修②为例
张恩洪(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邮编:215107)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莫厘路1号
邮编:215107
电话:**********
电子邮箱: zhangenhong_2000@
运用乡土地理案例激活高中地理课堂
——以人教版·必修②为例
摘要: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它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把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来,打破了教学的封闭性,使地理教学日趋开放,并很好地贯彻了学以致用的原则。本文通过一些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践,探讨了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在激活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乡土地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充分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运用案例教学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分析案例与相应知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学习,发现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适合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它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把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来,打破了教学的封闭性,使地理教学日趋开放,并很好地贯彻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一、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并不是没有知识储备地走进教室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许多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当学生遇到还没有接触过的新问题时,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从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并且,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是建构主义的重要思想,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教师接受这一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1】。
在此意义上的地理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应该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因此,地理教师也不再是简单的地理知识的呈现者,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学生的看法,洞察学生想法,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这就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于是在学生的共同体中便构成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
案例教学法变单项的、灌输的教学为多项的、探究的活动,以学生为主题,重视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归纳、反思活动,强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挖掘乡土地理案例,更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实践能力和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所以高中地理课堂应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探索乡土地理案例教学,以便使地理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二、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践
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地理知识的途径。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如何运用乡土地理案例激活高中地理课堂?笔者认为,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促成情感

运用乡土地理案例激活高中地理课堂——以人教版· 必修② 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085662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1-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