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说和作——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关于闻一多闻一多,本名家骅【huá】,著名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1925年回国任清华大学、青岛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rán)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臧克家,山东诸城人,诗人。1932年以新诗《老马》成名。1933年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他被誉为“农民诗人”。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等。作者简介zāng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臧克家(1905─2004)朱自清:“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茅盾: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新华社北京2004年2月5日电(记者曲志红):我国文坛再失巨擘,99岁的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2月5日晚8时35分与世长辞,一轮明月、万家灯火伴他西行……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臧克家是闻一多先生的高徒,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闻一多臧克家知遇相惜亦师亦友——臧克家和闻一多检查生字词地壳仰之弥高兀兀穷年校补锲而不舍沥尽心血赫然炯炯目光群蚁排衙函寄目不窥园迥乎不同漂白警报迭起气冲斗牛qiàomíwùjiàoqièlìhèjiǒngyáhánkuījiǒngpiǎodiédǒu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