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岁差: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在天球上缓慢移动,春分点在黄道上随之慢慢移动
章动:在岁差的基础上还存在各种大小和周期各不相同的微小的周期性变化
2、WGS-84坐标系:美国国防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属于协议地球坐标系
3、卫星星历:描述有关卫星轨道的信息
4、自相关系数:R(t)=(Au-Bu)/(Au+Bu)Au为相同码元数Bu为相异码元数
5、重建载波:在进行载波相位测量前,首先要进行解调工作,设法将调制在载波上的测距码和导航电文去掉,重新恢复载波,这一工作叫重建载波
6、相对定位:确定同步跟踪相同的GPS卫星信号的若干台接收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坐标差)的定位方法
7、伪距:ρ=τ*c 距离ρ并不等于卫星至地面测站的真正距离,叫伪距
8、整周跳变: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计数器无法连续计数,那么信号被重新跟踪后,整周计数器中将丢失某一量而变得不正确。而不足一整周的部分Fr(φ)由于是一个瞬时量测值,因而仍是正确的,这种现象叫整周跳变
9、整周未知数:载波相位测量时,载波相位与基准相位之间相位差的首观测值所对应的整周未知数
10、PDOP值:空间位置精度因子
11、相对论效应:是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所处的状态(速度和重力位)不同而引起卫星钟和接收机钟产生相对钟误差的现象
12、数学同步误差:加上改正数
后的卫星钟读数和GPS标准时间之差称为数学同步误差
13、平均相位中心:天线瞬时相位中心的平均值
14、独立基线:两台接收机得到的多余观测边以外的必要基线
15、异步环闭合差:不是完全由同步观测基线所组成的闭合环称为异步环,异步环的闭合差
16、基线解算:利用多个测站的GPS同步观测数据,获得这些测站之间坐标差的过程
17、网平差:将基线结果再当成数据
18、约束平差: 平差时所采用的观测值完全是GPS观测值(即GPS基线向量),而且,
在平差时引入了使得GPS网产生由非观测量所引起的变形的外部起算数据。
19、Ratio值: 反映了所确定出的整周未知数参数的可靠性,这一指标取决于多种因素,既与观测值的质量有关,
也与观测条件的好坏有关。
20、RMS: V为观测值的残差;P为观测值的权;n为观测值的总数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多路径效应,简述多路径效应的减弱和消除方法。
由于多路径的信号传播所引起的干涉时延效应称为“多路径效应”。
:
1)测站避免大面积的平静水面
2)测站不宜选择在山坡上
3)测站周围不宜有高层建筑物
:
1)在天线下设抑径板或抑径圈
2)接收天线对极化特性不同的反射信号应该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画图说明无摄轨道六参数.
参数说明
近地点角距ω——近地点与升交点的地心夹角。
真近点角V——卫星与近地点的地心夹角。
升交点赤经Ω——升交点与春分点的地心夹角。
GPS名词解释简答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