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论高中议论文的写作模式.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论高中议论文的写作模式规范议论文是与议论性散文、杂文、随笔、评论等文体相对而言的一种议论文体,是指以论点、论据、论证构成清晰论证结构的议论文。规范议论文的结构通常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要求是开头必须提出论题或论点(引论),主体部分选用材料分层次地论证论点(本论),结尾归纳总结(结论)。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对问题的分析,由于分析方法的不同,议论文也就形成了相应的结构模式。高中规范议论文最常见结构模式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启感式四种[1]。一、并列式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一)并列式的基本模式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模式有论点并列和论据并列两种。论点并列,顾名思义,就是几个分论点领起段落形成并列。论据并列是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充分摆事实,讲道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形成并列。1、论点并列模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1+论据1+分析论证本论分论点2+论据2+分析论证(一般来说,分论点句式应分论点3+论据2+分析论证保持一致,组合起来是排比句)……结论:(总结全文,前后呼应)示例:题目《稳重求胜》引论: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分论点1:沉稳从志而来+班超的事例+分析论证本论:分论点2:沉稳从难而来+周文王、孔子等人的事例+分析论证分论点3:沉稳从无欲而来+项羽的事例+分析论证结论:略简评:这是04年江苏高考一考生的作文,文章是按照论点并列的结构来写的。开头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设置“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三个分论点形成并列,用班超、孟子等人的事例进行充分论证,论证有力,条理清晰[2]。2、论据并列模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实例1+分析论证本论实例2+分析论证(论据并列段首虽无分论实例3+分析论证点,但是分析论证必须点题)……结论:(总结全文,前后呼应)例文纲要:题目:《谈骨气》引论: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分析论证(点题)本论闻一多对国民党宁死不倒+分析论证(点题)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宁死不屈+分析论证(点题)结论:略简评:这篇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用齐人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宁死不倒和文天祥宁死不屈三个事例论证中心论点,虽然段首没有分论点的支撑,但是材料丰富,论据充足,作者在每个事例的分析论证部分都很注意点题呼应,照应中心,也显得结构严谨,无懈可击。(二)并列式的基本要求第一,分论点的数量一般为三个,行文时要注意主次、先后等顺序。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第三,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第四,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三)、并列式的优点和不足并列式的优点有三个: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其次,从议论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论高中议论文的写作模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