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潜泵技术简介
加强电潜泵技术管理
提高机组运行综合效益
2004年元月
目录
A、管理部分
一、建立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
1、巡回检查
2、定时计量/化验
3、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及时处理
4、严格随意停机
二、严格操作程序
一)启动前的检查
二)启动
三)机组运行过程中日常应收集的主要数据
四)故障停机后再启动前至少应完成的检测维护工作
B、技术部分
一、潜油电泵机组概述
1、潜油泵机组井下工作管柱简图
2、潜油电机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和电性能测试
3、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
4、潜油泵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5、分离器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6、变压器的选型设计计算
二、电潜泵机组的选型设计计算
1、油井产能计算
a、PI法(即生产指数法;适用于流压高于饱和压力)
b、IPR法(适用于流压低于饱和压力)
略
C、现场简易计算法(适用于流压高于饱和压力)
2、机组选型设计计算
a、用于水井的计算方法
b、用于油井的计算方法(8大步骤)
c、计算泵挂处的气液比(Vg/Vt)
三、计算泵工作时的实际效率
四、计算电机的实际散热和温升
一、建立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
A、巡回检查(至少内容)
1、确定巡回检查间隔时间: 建议2小时
2、必须的检查点: 电控柜、井口、安全阀控制盘
3、必须的检查参数: 电流运行曲线值、三相电压/电流是否在额
定值范围内、井口处油/套压值是否正常
B、定时计量、化验
据此判断电潜泵机组实际生产情况、评估机组未来是否存在潜在故
障和机组性能/有关运行参数可能的走向
A、管理部分
C、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及时处理
D、严禁随意停机(即使使用变频器。特别是机组使用的后期)
二、严格操作程序制度
一)启动前的检查
1、检查出油管线是否连接好、相关的生产闸门/放气阀是否处于正确
的开关位置、设定值是否正确
2、检查欠载/过载设定值、延时设定值是否合理
3、检查相关系统的电器设备是否处于正确位置
(顺序:高压真空开关/变压器/接线盒/电控柜(变频器)/井口)
4、检查变压器输出端电压值是否正确
5、检查电源熔断器的规格是否正确
6、记录笔的位置是否正确
7、系统必须接地 8、所有检查内容和数据应有文字记录 9、电控柜门上应有该井井下机组的主要技术参数数据表,以利随 时对照检查机组工作性能
马达额定参数
安装时间:
功率:
电压:
电流:
制造厂家:
泵额定参数
安装时间:
型号:
级数:
单级扬程:
排量:
制造厂家:
电缆数据
规格/型号:
长度:
耐温:
变压器
规格/型号:
初级电压:
次级电压范围:
制造厂家:
备注:
二)启动
(尽量使用变频器启动)
1、如果是新机组刚下井,而且事先已经知道目前井里静液面离井口的深
度超过500m的话,启动前最好往井里灌满轻质的清洁液体
(条件:生产管柱上必须有单流阀)
2、按规定要求在电控柜上或变频器上实施启动程序
3、启动成功之后,应尽快用钳型电流表检查三相实际电流值,并和圆盘
记录卡上的电流值进行比校
4、根据井口压力和产量以及现场的工作经验判断相序是否接错
5、待井口出液完全稳定后,如条件允许,可以采用电潜泵憋压方式,大
致估算电潜泵机组的性能和油井静液面高度
(注:1)憋压时间不要超过一分钟);2)事先计算好井液大致密度)
6、待油井出液完全稳定运转后,再重新调整好电流欠/过载值和启动
延时时间值
7、两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8、启动过程和启动后的机组正常运行电性能数据应有文字记录
三)机组运行过程中日常应收集的主要数据
1、检查记录卡片上的电流曲线是否正常
2、三相电流值/并和额定值比较是否异常
3、三相电压值/并和额定值比较是否异常
4、原设定的欠/过载、延时值是否漂移
5、日产量(油、气、水分别计量---如条件允许的话)
6、出砂情况描述(如条件允许,应定期取样化验)
7、井口油/套压力值以及是否正常
8、井下压力/温度值及变化情况(如井下安装有测试仪的话)
9、井口温度
10、安全阀控制压力是否合适(在控制盘处检查)
11、有时为了更好地及时掌握机组的运行情况,有助于油井的动态分
析,还必须:
1)监测动液面深度(利用井下回声仪或通过油井憋压)
2)通过有关参数计算/分析机组运行效率
四)故障停机后、再启动前至少应完成的检测维护工作
(在确保切断电源的情况下)
1、检查记录卡上的电流值是否异常,并分析其原因
2、检测动力电缆三相对地绝缘阻值是否符合基本要求
3、相间直阻值平衡度是否符合要求
电潜泵技术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