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但头汗出”21例分析发表时间:2009-8-1010:55:24来源:中国创新医学网推荐作者:范文琴张加财作者单位:744100甘肃省华亭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摘要】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但头汗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但头汗出”患者采用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配以化湿药,以益气固表止汗、健脾化湿,标本兼治的疗效。结果:治愈18例,治愈率81%,2例症状好转,1例未愈,%,随访1~3个月未复发。结论: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但头汗出”,疗效显著、效果满意,充分发挥了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优势。【关键词】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但头汗出”资料与方法 2003年4月~2008年12月运用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但头汗出”患者21例,年龄22~56岁,平均40岁,病程多数在2年以上,发病与性别、季节无关。治疗方法: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生黄芪40g,人参、炙柴胡、炙升麻、白术、甘草、当归、陈皮、云苓各10g,防风6g,乌梅20g。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30g,茯神10g,赭石20g,龙赤20g;汗出较多加浮小麦30g,麻黄根30g;湿盛者加白蔻仁15g,薏米仁15g,炙杏仁10g,厚朴10g,半夏15g;阳虚加圆肉10g;肺热加桑叶10g,桑皮10g。以上药水煎2次约500ml,1剂/日,2次/日,7天1个疗程,一般需2~3个疗程。疗效判定标准:生理性出汗排外,无明显诱因汗出止,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随访3个月未复发为痊愈。汗出明显减少,对工作生,活无明显影响随访3个月继续治疗有效为好转。汗出无明显改变为未愈。21例患者中,痊愈18例,2例症状好转,1例未愈,%。讨论“但头汗出”指病人仅头面部出汗较多而身体其他部位无汗的病症,多与饮食过饱、情绪激动、劳累后尤为明显,严重的影响到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发病与性别、季节无关。其病程缠绵、治疗效果差、病情易反复,属于中医的疑难杂症。病程多数在2年以上,初期病情轻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未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治疗不及时,以致病程迁延症状加重,发作次数增多,稍从事一些轻体力活动就大汗不止,逐渐影响到心理健康,与人接触时精神紧张大汗淋漓,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从而使人的性格发生改变。《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生理状况下,汗为阴液,由津液化生,阳气蒸化津液出于表而为汗,滋润皮毛肌肤。病理状况下,脏腑阳气虚致卫阳不固,汗液外泄。“但头汗出”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蒸所致,以阴阳证和湿热证为多见,因热郁于内,不得四散循经上越,内热退则汗自止,属实证。病后及老人气喘经常头部出汗,均属虚证。小儿睡时惯常头汗,无其他症状,不属病象,俗称“蒸笼头”。“但头汗出”证型可分为肝经湿热型、肾经水结型、少阳热瘀证、气虚不固型、血室瘀热型、产后郁冒证、膀胱湿聚型。卫气不固脾虚湿阻患者久汗伤阴,阴液耗损,阳随阴泄而致阳气虚,阳虚不能卫外,汗液外泄。汗为血之液,久汗气血两虚,累及脾胃,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化源不足,气血易虚,脾胃不运湿浊中生,上蒸头面所致属虚实夹杂证。选用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但头汗出”,方中重
玉屏风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