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心力衰竭诊疗方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心衰病诊疗方案(2010年)心衰指心气不足,虚衰而竭,或心气本衰复为外邪所困而引起的血行不畅,机体血虚或血瘀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多为心悸怔忡、喘满咳唾,不能平卧,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等一组症候群。《金匮要略》云:“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一、:神疲乏力,咳嗽咳痰,喘促,动则加剧或不能平卧,心悸怔忡,食少纳呆,腹胀痞满,尿少浮肿等、:头晕目眩,短气自汗,胸胁作痛,两颧暗红,口唇紫绀,颈部青筋显露,口干舌燥,失眠盗汗,严重者汗出如油,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昏厥谵妄。:情志刺激、劳倦过度、寒冷刺激、饮酒饱食等。 :心电图检查可见左室肥厚劳损、心动过速或其他心律失常;胸部X片可见心影增大,中上肺纹理增粗,或见到Kerley氏线,尤其是B线,也可见胸腔积液。心脏彩超可见心脏扩大,射血分数降低等;肝脏B超可见肝淤血肿大;查血可有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二、:亦有心悸、气促等症状,但具有心包积液症状和体征,如奇脉,脉压小,心音遥远等,X线及B超可明确诊断。:心衰常为心痹等病的发展,当出现气喘不能平卧,下肢水肿,心界明显扩大等时,应有心衰的诊断。:无心脏病史,以发作性喉间哮鸣有声为特征。哮病日久可形成肺心病而出现心衰。:有久咳、哮病等病史,有桶状胸、肺部叩诊呈过清音等体征,X线胸透示透亮度增加。:尿常规见蛋白、管型等。三、辨证论治1、气虚血瘀水停症见:心悸气短,胁下痞块,神疲乏力自汗,食少腹胀,下肢浮肿,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质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辩证:心病日久,阴阳不足,气血已虚;阴阳气血不足,至气血衰败,心体损伤,心气衰弱。气虚则心悸气短,胁下痞块,神疲乏力自汗;脾病及心,脾失健运,则食少腹胀;肾脏衰败,水饮内停,溢于肌肤则下肢浮肿;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质淡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均为血瘀之象。治法: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方药:益气泻肺汤加减黄芪30g,泽兰15g,猪茯苓各15g,桑白皮12g,葶苈子包15g,党参15g,桃仁10g,红花10g2、阳虚血瘀水泛证症见:心悸,喘息动则尤甚,甚则难以平卧,咯白色泡沫痰,脘腹冷痛,四末欠温,肢体面目浮肿,尿少。口舌爪甲紫暗,苔薄白腻,舌胖,脉沉无力。辩证:感受外寒之气或素体阳虚,水寒湿气内侵,邪害心阳。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脉痹不已,内舍于心,则烦躁心悸,喘促不宁,咳唾难卧;阳虚不能治水则可见浮肿。苔薄白腻,舌胖,脉沉无力为阳虚水泛之象。治法: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方药:益气泻肺汤加味黄芪20~30g,泽兰15g,猪茯苓各15g,桑白皮12g,葶苈子包10~15g,党参15g,干姜10g、桂枝6g、白术20g、车前子包10g、茯苓15g,白芍15g,丹参20g,红花10g3、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症见:心悸气短疲乏,自汗或盗汗,下肢水肿,头晕心烦,口干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辩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气为阴所化,阴为气所生,气虚日久阴血必亏,阴虚不愈,久必及气,而成气阴两虚之证。气虚无以运血,阴虚络脉不利,久则血行不畅,气血瘀滞,而出现心悸气短。气虚则乏力汗出,阴虚则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心力衰竭诊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