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情况:姓名,唐*伟,男,八年级。小学就读于市区一公办学校,六年级回到户籍所在地就读初中。拿到他的资料袋,细看他的个人档案,就察觉了他与一般孩子不一样。经接触发现,该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别人读书他基本不张口,小组活动他也基本不参与不动手,要么表情冷淡地痴呆望着窗外,要么无精打采漫不经心地摆弄着文具,老师在一节课上虽多次提示都难于改变。作业字迹潦草,经常未按要求完成,不是马马虎虎就是谎称忘在家里了。平时很少与同学交往和语言交流,沉默寡言,总是显得心事重重。校服经常脏兮兮的,头发蓬乱,面部灰淡,牙齿黄黄的,显然个人卫生工作很不到位。找他询问情况,他沉默不语,经过反复开导后,他低声说出:“我爸爸妈妈离婚了,我爸脾气不好,我妈有新的家庭了。”二、调查走访根据该生的表现,我走访了解小唐的具体情况。原来,该生的父母自他读大班时离异,他的抚养权被判给了爸爸,两年后爸爸经历了一场车祸,行动不方便,脾气也变得异常坏,经常对孩子口出脏言,久而久之,父子两人间的关系十分差。母亲现今已重组自己的家庭,无暇顾及与前夫的孩子,当然也无法在学习上进行督促与指导。现今,他回到本区,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是本分的农村人,大字不识,也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妈妈的不好,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三、分析原因小唐自卑、孤僻的性格跟他的家庭有直接的关系,从小他是眼看着别人幸福而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在市区就读期间,是有阿姨(爸爸的妹妹)照顾,但毕竟不是自己亲身的孩子,能照顾好起居,已经时不错的了。因为从小没有生活在父母身边,所以跟他们的关系很疏离,加之爸爸的车祸使得他自身不保,更别提照顾自己跟前妻的孩子了。母亲的离弃,家庭的破裂,抚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变化及家庭教育的变异,对小唐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因父母不在身边,得不到父爱,更没有母爱,不能享受同龄人的天伦之乐,导致他不与同学交往交流,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爱的残缺,造成孩子个性的扭曲,使之变得多疑、抑郁、倔强和古怪,整天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马马虎虎。四、教育过程由于小唐的家庭背景非常特殊,作为班主任,理应责无旁贷的去关心他、爱护他,帮助他走出阴影,消除心理障碍,使他拥有同龄人的快乐。1、针对小唐不爱与同学交往的性格,我常常与他谈心,使他认识到:我们八(*)班是个团结友爱的集体,大家不会歧视任何一个同学,只要敞开心扉,就能得到别人的关心。为了转变小唐沉默、内向的性格,我给他安排了一个性格外向的小包同学作为他的同桌,带动他的性格。私下也常找小包同学打听小唐的行为变化和思想动态。我还在全班要求所有同学多接近他,与他交朋友,学校和班级活动一定要小唐一起参加,课间休息与他一起活动,使他感到身边的人都是他的亲人,从而不再孤独,能开心快乐地学习和生活。2、为了扭转小唐成绩落后的现状,我找他妈妈坐下来沟通。最后在我的劝说下,妈妈愿意每天抽两小时为小唐辅导作业,周末抽半天陪他,建议妈妈给他报一两门课外辅导班,以期提高他的成绩。课堂上,每节课我总是
特殊生教育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